金鳳芝
摘 要: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納英語信息,內化為自身知識和能力以及英語文字和語言輸出的基礎,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英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十分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存在著很多閱讀方面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習慣培養
英語閱讀是主動地、積極地獲取材料信息,結合自身的實踐,在學生大腦中進行再創造的行為,是培養學生通過視覺感知書面文字符號并獲取信息能力的途徑,更是提高聽、說、寫的能力的有力杠桿,它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地改進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并經過實踐,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閱讀習慣、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現實教學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獲取有效信息不全面,閱讀與社會實踐相分離,理解能力弱、英語閱讀量不夠、英語國家背景知識缺乏等現象。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新句式時,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思路混亂,不知道如何應對,進而影響到了后面的閱讀,也隔離了英語閱讀的整體性。下面就如何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為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做了初步的分析。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挖掘學生閱讀潛力
學生有興趣,渴望閱讀的時候,他才會想辦法去讀懂,理解語言材料。激發興趣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以下兩點很重要。
1.精選閱讀素材,吸引學生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真正的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在因素。教師平時要做一個有心人,可對已學的語言材料重新進行組織,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也可選擇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作為閱讀的素材。一開始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慢慢的老師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閱讀,不要對這樣的閱讀提很多的要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學生能夠多讀一些文章,目的是發展他們的閱讀興趣。
除了教師進行材料的推薦,學生也可推薦適合的閱讀材料。一般學生推薦的閱讀材料都能適應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學生所接觸的閱讀材料也往往是他們所感興趣的話題,很有推廣價值。這樣不僅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也能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通過長久的積累對他們的詞匯量,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2.巧設閱讀任務,激發學生閱讀動力。閱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逐步的,遞進的閱讀。閱讀需要一定的任務為驅動,需要老師巧設一些活動來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實踐。初讀課文時,老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有關時間(When,What time),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等的。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就會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不是隨意的閱讀。精讀課文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針對課文細節的判斷對錯(True or False)題目,并讓學生試著去糾正。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老師可以出一些以填空補缺等形式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對課文的復述,或是根據老師精心設計的板書復述課文。這樣,學生說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二、課內課外雙渠道,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不少學生不會閱讀,是因為他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1.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重英語的閱讀教學。閱讀的教學過程一般為:教師或錄音磁帶范讀,講解技巧,領讀,學生朗讀,教師反饋。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范讀,跟讀,自由讀,個別朗讀,齊聲朗讀等。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新授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正音,盡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帶)范讀,領讀時,教師可以配點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以讓學生加深理解。在朗讀語言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先通閱,在了解內容,理解含義后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音,語調,節奏,語感等。在集體朗讀時,如伴有拖音明顯,語速較慢,應及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
2.不拘泥于課本,把學生的閱讀拓展到課外讀物。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是保證足夠的可理解的語言信息輸入。按新《英語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在畢業前至少應該達到二級的目標要求。在二級目標中,讀的要求有:①.能認讀所學詞語;②.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③.能讀懂教材中簡短的要求或指令;④.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單信息;⑤.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⑥.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詞匯量的擴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努力創造積極向上,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巧妙地將詞匯教學滲透于學生的認知過程中。通過課外渠道,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恰當的閱讀材料與方法。
三、重視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閱讀技巧與方法
1.閱讀技巧是英語高效閱讀必修的一門功課。很多學生的閱讀能力差,是因為他沒有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比如閱讀過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個別單詞的意思上,不注意習慣短語或詞組的意思,更加沒有從句子甚至段落的整體上去理解大意。還有不少學生習慣了用學習語文的思維去理解文本,這樣在理解上必定會產生一定的誤差。由此可見,閱讀時要注意把握整體,理解大意。遇到難懂的句子,不要過分停留,要學會聯系上下句,甚至是全段或是全文。
2.在閱讀方法上,我引導學生分兩步走。①在閱讀開始前,看懂問題,帶著問題,閱讀短文,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②閱讀時抓住重點內容,可忽略非重點內容。一篇文本總會有新單詞,有些學生在閱讀中一遇到不熟悉的詞就查字典,這樣不僅影響閱讀速度,還會影響思維的連貫性。我要求學生在碰到新詞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快速了解大意:利用上下文中同義、反義關系來猜測詞義;根據整個句子的意思猜測詞義;讓學生從段落中找主題句來理解文本的內容。這樣,利用不同的閱讀技巧,才能真正達到高效率的閱讀。
四、加強交際性閱讀,培養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英語教學的成功,離不開語言的真實情境,學習只有通過交際活動才能真正掌握語言。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真實的情景,創設真實自然的語言情景,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并通過交流、體驗與實踐,達到學以致用,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與初中不同,小學階段英語教學要結合聽說訓練,將閱讀材料進行交際化處理,這樣有助于對閱讀材料的深層理解。如:要求學生在讀完小短文后進行內容的整合對話;或者在課前課上進行文本處理后的拓展閱讀及說話環節,由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對話交流,既提高了聽說能力,也促進了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已經成為了英語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當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不斷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增強語感,拓展英語閱讀與實踐空間,促進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