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園園 史明
摘要:本文通過對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科學教師職前培養項目進行初步探析,以期對我國科學教師職前培養有所借鑒。
關鍵詞:美國 佛羅里達大學 科學教師 職前培養
美國的教育權掌握在各州手中,雖然頒布了《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科學教師培養標準》,但各州的學制和對科學教師的目標認識不一樣,各州科學教師的培養標準也就不同,因此,各大學在科學教師的培養計劃上多有差異。但是,雖看似沒有統一規定,實際在內容上有許多相通之處。接下來本文就以佛羅里達大學科學教師培養項目為例,探析美國綜合大學對于具備科學課教學能力的科學教師的培養。
一、多樣化的科學教師培養計劃
佛羅里達大學順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改革運動,將面對非師范類人士的選擇性教師證書計劃貫徹到科學教師培養計劃之中,設置了傳統科學教師培養計劃和選擇性科學教師培養計劃。
(一)傳統科學教師培養計劃
美國小學采取包班制,需要的是具備科學課教學技能并能身兼數科的綜合型教師。佛羅里達大學針對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設計了五年制的小學教育—K-6年級教學能手計劃,課程總學分為158,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教育實踐類課程三部分,教育實踐類課程重點安排在第五年,各部分約占總課程的三分之一。通過所有課程后可獲得碩士學位。針對中學科學教師的培養設計了“UFTeach輔修科學”計劃,招收在科學專業以及工程專業任何一領域學習的學生,需要完成25學分的課程學習,涉及人的成長與學習、評班級管理、指導策略、閱讀能力、課程與特殊方法等教學方法與技能類課程,分別安排在大學的四年當中。兩培養計劃均注重課程與教育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準科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準教師完成計劃后均有機會獲得州相應年級的教師資格證書。
(二)選擇性科學教師培養計劃
佛羅里達大學分別設計了K-6年級選擇性證書教育碩士計劃和中學科學教育教學能手計劃,以吸引其他領域的精英加入到科學教師的行列當中。計劃招收要求,已擁有非師范類學士學位;在口試和GRE都取得符合要求的分數;本科期間所有科學核心課程的分數達到C以上等。準教師需要在1年的時間內學習必修課程,進行臨床實踐,并在實踐導師和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去相應層次學校進行實習。學生在進行一年的學習并完成資格證書要求學習的所有課程之后,可以獲得教育碩士學位,同時有資格參加佛羅里達州教師資格證書考試,以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書。
二、涉及多學科領域的通識教育課程
加入到佛羅里達大學科學教師培養計劃的學生,在一二年級均需要學習涉及多學科領域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人文科學、數學與英語、科學與實驗、社會科學、文化與思維等領域的課程,內容廣泛、程度不深。此做法目的在于,在人文學科學習中尋找完美、有品位的典范;通過邏輯哲學叩擊思維的藝術;借由英語閱讀與寫作,發展語言的準確表達能力;通過數學學習論證推理的藝術;透過即席的討論,將學生培養為果斷的、表達流暢和有朝氣的科學教師。
可見,佛羅里達大學科學教師培養計劃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既融入了建構主義課程設置理念,更加凸顯了整個課程設置的人文性以及人文課程的地位。
三、相互滲透的專業教育與教育實踐
在佛羅里達大學設計的科學教師培養計劃中,不論小學還是中學科學教師的培養,都體現出專業教育與教育實踐相互滲透這一特點。首先,表現在專業教育課程與教育實踐的交叉進行。在小學教育—K-6年級教學能手計劃第五年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教育實踐被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準科學教師需要回到大學進行深入學習教學方法與策略等課程,同時繼續在小學進行實踐,以便更好地將所學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技能。在中學科學教育教學能手計劃中,準科學教師在學習一門專業課程時,會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比如,在秋季學期安排中學科學教學方法與評估課程,同時會安排中學科學教學實踐課供準教師臨床實踐。其次,表現在一門課程中專業教育與教育實踐的相互融合。美國中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課程強調基礎性、實踐性、實用性,因此,很多課程的開設是理論與臨床實踐的相結合,并不是單一的理論講座。
此外,佛羅里達大學準科學教師的教育實踐較充足,不論小學還是中學的科學教師教育碩士計劃,雖然第五年也要求學習一定的課程,但都是完整的實習年,課程學習只是穿插在實習過程中。并且,學生在實習期的角色要求同正式的中小學教師相同。
與通識教育課程有所不同,專業教育課程與教育實踐相互滲透,更偏重于基礎性與實踐性,一方面提供與科學相對應的理論課程,另一方面注意為準科學教師提供較多的教育實踐,為他們將來能承擔各階段的教學積累足夠的教育經驗。
四、對我國科學教師職前培養的啟示
(一)建立多樣化的科學教師培養計劃
為了培養優質科學教師,美國大學在設置傳統科學教師培養計劃之外,還設計選擇性科學教師培養計劃,吸引擁有不同領域精英加入到科學教師的行列。
(二)借鑒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制度,調整公共課結構
在建構主義等課程理念的影響下,美國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從而人文性地設置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課程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大都以人文社會學科為重心,強調本國語言、思維的學習,課程內容側重經典名著的閱讀和討論。
(三)建立專業教育與教育實踐相互滲透的課程體系
美國綜合大學專業教育課程的設置,折射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其將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作為出發點,直面教育實際問題,整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為準教師入職后能快速融入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四)增進教師群體的多樣性
許多科學教師職前培養項目將增進教師群體的多樣性作為目的之一。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教師培養計劃就體現了這一理念,無論是K-6年級選擇性證書教育碩士計劃亦或是“UFTeach輔修科學”計劃與中學科學教育教學能手計劃中,都樂于招收在各個領域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士。
參考文獻:
[1]陳穎.美國選擇性教師證書計劃的實施模式及成效分析[J].當代教師教育,2011(1).
[2]曾鳴.美國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探析及啟示——以佐治亞州立大學為例[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3]郭勉成.美國中學科學教師培養項目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06(9).
[4]趙書棟.小學科學教師培養模式探索[J].肇慶學院學報,2011(4).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