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輝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學生和家長也都意識到了學生綜合能力對于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教育中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為此新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也對其提出了更加嚴格和高標準的教學要求,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得不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提高傳授繪畫技術的難度,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學生很好的配合,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夠成功地完成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他們還處于十分好動、特別活潑的狀態,而且注意力沒有那么集中和持久,因此,在美術課堂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散漫,紀律十分混亂,這時教師就會難免發脾氣,以此來壓制學生使其保持良好的紀律。可是有的小學生往往并不吃教師這一套,教師越批評學生,學生就越氣教師,最后把教師氣得都無法正常上課。
從這種現象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嚴厲并不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無法達到教師預期的管理效果。其實我們深入、全面地研究小學生并不難發現,他們不愿意接受我們這種命令式的方式,為此,在美術課堂中我們要改變這種管理和教學方式,多用鼓勵的話語和行為來促進學生學習。我們要用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用鼓勵的眼光來激勵學生去不斷地創造發明,培養學生獨特的審美意識和超強的創新意識,以便順利地完成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力。
一、激勵學生對美術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源動力,是推動學生不斷參與和探索的驅動力。作為一名出色的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他們的天性都比較喜歡畫畫,但是這種天性如果不能及時地發展并且培養成真正的興趣的話,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逐漸地消失。為此,在小學美術初步學習階段,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天性,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養成學習興趣,產生對美術藝術的求知欲望,確保學生在以后的美術課堂中能夠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玩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在美術課堂中教師需要利用玩的藝術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動力。例如,教師可以采取猜謎語的方式來激發興趣,利用謎語的神秘感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利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簡述一些關于美術大師的小故事,以此來激勵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求知動力;還可以在美術課堂中融入音樂,提高美術課堂的情趣,為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以此來激勵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創新。
二、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獨特的審美意識
小學美術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美術知識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求學生在美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欣賞作品中的藝術之美,還要學會正確地對作品中的藝術作出自己的評判。有人曾經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擁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對于同樣一個對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審美結果和看法。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鼓勵學生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要去盲目地跟從或是贊同別人的看法,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見解。這樣學生才能夠得到個性化的發展。
據上所述,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一定不能夠為學生制定統一的標準,在欣賞和評價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和理解,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作出自己獨特的評判和審美結果,讓學生能夠在欣賞的時候和作者的情感在某個層面上產生共鳴,這樣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能力才會自由地不斷發展。例如,在學習美術知識“我們來畫神話果實——后羿射日”時,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就簡單地給學生講述了這個果實的背景、經過和結果,然后便把課堂的時間轉交給學生,讓他們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開始繪制自己腦海中的圖像,表達出自己心目中的神話果實的場景。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分別講述自己的作品,鼓勵學生講述自己在繪畫過程中的真實情感,說出自己作出此畫的靈感,運用色彩的目的各是什么。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表述他們想法和構思,激勵他們獨立地思考。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獨特的自己,建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審美個性,讓學生能夠養成多元化、多層次、深遠性的審美意境,逐漸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和能力。
三、不斷激勵學生自我探究和檢驗,培養學生主人翁的學習意識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基礎和能力來探索和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為此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索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來感悟和領會到知識。特別是學習一些自己動手制作的美術知識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想象,自己發揮,制作出屬于自己智慧結晶的作品。鼓勵學生自主地探索和發現,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琢磨、探索出不同的結果,并且經過反復的實驗,讓學生掌握材料的用法和制作的詳細步驟。同時在美術教學中我還經常性地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在每一節的寫生課程中都讓學生自己觀察和分析眼前大自然的特點,從而利用畫筆準確、形象、快速地來表達自己眼中的大自然。并且鼓勵學生要學會總結和概括,讓學生也能夠欣賞并理解自己的作品,從而創作出更加豐富、生動的作品。
四、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和表現,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每一個人都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強烈的表現欲望,只不過需要探險的勇氣。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創新的作品需要打破人們傳統眼光和思想的審視才能夠被人們所接受,為此美術創新是一種探險,但是創新精神卻是能夠讓美術藝術發揚光大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我們要不斷鼓勵學生鼓足勇氣去探索和創新,有膽量來挑戰人們的傳統思想,有魄力來展示自己獨特的藝術才華,并且有能力來證明自己的藝術才能。
總之,小學美術教學教師一定要多加鼓勵學生,用鼓勵型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個性化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擁有創新的意識和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能力,最終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