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艷萍
賞識教育是指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重視和贊揚的教育,對學生的學習語言、學習行為及生活行為習慣從正面進行肯定、重視和贊揚,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一種被激起的積極狀態,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它是一種激勵性的教育方式。德國教育學家弗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提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賞識教育作為一種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數學新課改的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賞識順應學生發展的規律,創造條件使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
數學這一學科本身是枯燥的、抽象的、這使得大部分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更感到吃力。然而每個學生都喜歡夸獎,那么,賞識在這里便可以充分地發揮它的作用。
新課改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動起來”“學得歡”,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呢?我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賞識,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他們敢說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把握好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學生學習時給予適時、適當的鼓勵、贊許等賞識性的表揚。無論是成績還是過錯,都要用愛去包容他們,隨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在我們的賞識中快樂成長,使他們在賞識中獲得自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每位學生同樣有他與別人不同的閃光點,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及時表揚,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那些學困生,我們可以對他們提出相對簡單的問題,給他們答對的機會,讓他們獲得自信,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而不再默默無聞。在訓練學生技能方面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個“數學接力賽”游戲,真正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使他們都能在競爭很激烈的氣氛中獲取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二、賞識,讓學生感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敢于展示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師生關系時強調:“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作為低年級數學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喜歡你,學生年齡小,大多會從感情出發,學生喜歡你了,才對你的課感興趣。學生從家庭來到學校,教師成了他們最親近的人,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如果把滿腔的愛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學生就喜歡數學教師,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歡這門學科了。為此,我利用一切機會與學生親近,在生活等各個方面去關心學生,經常問寒問暖、身體舒不舒服,和學生一起做游戲等,尤其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都能縮短師生心靈間的距離,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建立起愛的氛圍。就是這種氛圍,才能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展示。由于學生小,課堂上要求學生展示,可是他們習慣了聽講,無從開口講述自己的看法,于是,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說,說錯了老師和同學也不會怪你,有些學生開始只會講一兩句話,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課下,我和他們一起聊天,談他們的生活、學習、家庭,慢慢地,他們敢說了,敢大聲地笑了,課堂也比以前活躍了很多,我想,這就是好的開始。
因為學生的成就是自己的成就。賞識、鼓勵學生就是讓他們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或許你認為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在學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的贊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的賞識,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就是給了他們信心和勇氣,讓他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
三、賞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活動和創造才能,敢于質疑
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等于萬事大吉,更要強化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都是一座蘊藏無限潛能的寶藏,潛能能發揮出多少關鍵在于教學者能給他創造出機會讓他們展示。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同時要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的建議,敢于質疑,充分讓學生用腦思考,用手參與,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數學的世界。例如,在教學“剪一剪”一課時,我讓學生參照課本的剪法,小組動手折、畫、剪,然后,又讓他們進行小發明,小創造,剪出來的圖案五花八門,我把這些圖案進行分類,當作窗花貼在窗戶上,每次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都會驕傲地說:“這是我自己想象剪出來的。”在數學課的動手操作實踐中,我都會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動手動腦學習得出的結果,無論對與錯,我都會先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既避免了教師一味地說教,又提高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只有在學習中敢于質疑,敢于提問,學習才有進步,這要從小培養,通過我的鼓勵引導,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和技巧,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融會貫通,質疑問題,舉一反三。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數學課堂要在賞識學生的基礎上,鼓勵他們積極、自主地學習,探究,在小組合作中成長。當然在教學中,賞識也應當恰如其分,有多少說多少。更要注意到,在肯定每一個學生進步的同時,要讓他們看到新的目標,產生征服的愿望,讓他們在數學的海洋里,永遠去探索,去追求,去發現其中的奧秘。
參考文獻:
[1]蘭利.賞識教育的功能及實施方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2]胡穎蔚,李睿.淺談賞識教育[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8).
[3]陳敏婷.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南卷.2012.
[4]嚴曉君.賞識教育對小學潛能生積極成長的影響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
[5]渠慎霞.賞識教育:奏響成功的旋律——談對后進生的教育方法[J].中等職業教育,2006(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