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榮
摘要:童話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在他的心里占據著重要位置,對他整個成長過程起著難以估量的作用。童話中的用語風趣幽默、簡單易懂,小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輕松舒適。同時童話語句簡單,多用單短句,運用修辭手法眾多,有比喻、擬人、夸張等等,所以童話非常適合當做小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范例。另一方面,童話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對小學生知識的積累、思想的啟迪、心靈的熏陶、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建立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童話 小學語文 教學研究
童話故事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到目前為止童話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沒有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理論,也許有一些零星的童話教學理論,但至今為止仍沒有形成童話教學的系統專著。這種現象既為我們研究童話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深深地限制了童話教學的高速發展。據筆者調查,發現我們現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童話教學有了較為成熟的探索和研究,可是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童話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就比較欠缺。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在童話教學方面的綜合研究水平和教學水平,提升總體的教學質量,就要求小學教師多做探索,深入研究童話教學理論,使童話教學在小學教育中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童話在低年級出現比較多,在中高年級出現極少
打開小學語文課本可以發現,童話在低年級出現比較多,在中高年級出現極少,甚至有的高年級語文書中就沒有童話故事。形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有另個:
1.不能從學生的角度來編寫教材。課本的編寫者是教育研究者,他們會從成人的角度來編排課本。而小學生天生就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我們成年人覺得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長大了,要多接受以現實社會為背景的課文,童話故事太簡單,不適合學生們的學習。但是,經過訪談,高年級的小學生更喜歡童話故事,更容易理解童話中所包含的深層次寓意。
2.忽視了童話故事對高年級小學生所起到的文學價值。教材編寫者認為高年級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想象力會變弱,童話故事教學就應該相應減少,這種想法完全忽視了童話故事中所蘊含的文學價值。然而,只有在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分析童話中人物特點,故事結構,體會童話的語言特點。
(二)課本中對原著童話故事修改過于嚴重
現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所選擇的童話故事,被我們的編者進行了修改加工,改變了原著童話故事的原汁原貌,有的偏離了原著的主旨。原著童話故事篇幅往往都比較長,有的甚至能達到上萬字,而我們都知道,小學課本中的文章因為版面必須要有篇幅限制,不能過大,所以編者就對原著童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經過刪減的童話最終入選小學語文課本,但是它已經和原創童話有了巨大的差別。
(三)入選課本的童話故事有著太過嚴重的道德說教
童話故事在入選小學語文課本時,就被賦予了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任務,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在童話故事教學的最后主旨大都是贊揚主人公善良、勇敢、守信、博愛、寬厚等性格品德,即使在原有的童話故事中沒有這些主旨品德,編者也要把這些主旨品德強加到童話故事中。這種情況導致的最后結局就是讓小學生在情感的發展上只是停留在道德層面上,卻不能有機會去體會不一樣的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童話故事的教學演變成了道德品質的傳聲筒,讓學生的情感教育需求得不到滿足。
二、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改革的措施和建議
(一)對小學高年級要增加童話故事的選文量
雖然說在小學低年級課本中選入了大批的童話故事,但是高年級課本中卻十分少見童話故事的身影,甚至在小學六年級就一篇童話也沒有,這種情況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童話知識,甚至影響了小學生正常的能力技能的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增加小學高年級童話故事的選文量。據筆者調查,小學低年級平均每學年有15篇的童話入選小學語文課本,那么小學高年級每學年就至少要有8篇左右的童話入選教材,這樣在總體上能保證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話故事的數量,同時能夠使小學高年級學生接觸到更為優秀經典的童話故事,獲得更好的童話文學熏陶。
(二)保證原著童話的原汁原味,減少對原著童話內容的過重修改
大家知道童話文學自有其獨到的藝術魅力,有它自己的閃光點,每一篇原著童話都有它本身所特有的文學魅力和寫作特點,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但是在童話編入教材時為了適應教學而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有的童話因為改動太多而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小學生很難從這些加工過的童話中感受到它特有的魅力。筆者建議對原著童話在適應教學、保證篇幅的基礎上,盡量不要在用詞、語句、結構、人物塑造方面做過大的改動,不要改變童話的主旨內容和寓意。對于那些字數過多、篇幅過長的經典童話,我們可以采取一些變通的方法讓它編入我們的教材中。例如,可以把一篇過長的童話,根據故事發展的情節,從中斷開,分成兩篇連續的課文,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童話篇幅過長的問題。對于篇幅太長而不容易從中斷開的童話,可以從中節選幾個精彩的、描寫得比較出彩的段落,編排成一篇新的童話課文,有時精彩的童話段落最能打動小學生,可使他們對童話篇章產生濃厚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三)選取適合小學生年齡的童話,增強童話在選讀課文中所占比重
目前在小學課文中有一些童話課文與小學生的年齡不太相符,所以在編寫教材時,對童話故事課文要進行甄選。必須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并且對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加以區別,對于低年級要多選取簡單易懂的原著童話,而對高年級學生要選取篇幅較長,比較經典的原著童話,甚至可以選取一些童話詩和童話劇,這樣更利于學生成長。有些篇幅過于長而比較經典的童話可以編入選讀課本,增強童話在選讀課文中所占比重,以供小學生在閑暇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希望小學語文教師加大對小學童話教學的重視,為童話教學貢獻自己的熱量。
參考文獻:
[1]何夏壽.童話式主題校園:讓學校文化走進兒童心靈[J].中小學管理,2007(7).
[2]何夏壽.童話化德育:增強小學德育趣味性[J].中小學管理,2004(2).
[3]朱云娣.學生心中的童話世界——拼音教學點滴談[J].小學語文教學,2001(2).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