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宇 鮑婕 臧文瓊
摘要:應用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而作業在教學中起著十分顯著的作用。針對傳統高職數學作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注重數學作業與學生實際情況的聯系,抓住數學作業的彈性布置,調整傳統的數學作業形式,敘述了對數學課作業模式的改革與探討。
關鍵詞:高職學生;前置作業;分層次;實踐性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208-01
目前高職學生的數學作業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問題,譬如緩交、抄襲、拒交等問題。提倡對數學作業方式的創新,有助于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與積極性。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適當調整作業的結構,豐富課后作業的類型,調動各種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把數學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與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相結合,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才能充分發揮課后作業應有的作用。
一、提倡學生“先學”,即前置作業
前置作業也稱為前置性學習或小研究,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前置作業一般以淺顯綱要的形式布置,引導學生預習,做好“先學”,為學新課做預備、鋪墊、指引。
前置作業的科學合理性,不僅關系到課堂的質量和容量,還關系到能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與人合作的習慣。前置作業的布置要靈活、多樣,但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低入性
低入是生本教育的一個理念,指的是簡單、根本、開放,這個理念要求我們老師在設計前置作業時要抓住核心知識和技能,降低知識和能力的切入點,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布置層次分明、難易適中、題量適當、適合全體學生心智發展水平的前置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增強學習的信心。
(二)指導性
前置作業必須要與學生即將學習的內容相適應,能夠落實教學目標,能夠體現下一節課老師上課的大概思路。前置作業可以是下節課的重點甚至是難點的直接或間接展示,也可以是拋磚引玉,引領學生走入下一節課,讓學生在完成前置作業時能預計和把握到下一節課的主要脈絡。
(三)趣味性
教師在設計前置作業時,力求題型多樣,方式新穎,內容有創新,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有時還要覺得前置作業生動有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前置作業產生動力和熱情,樂于思考,積極動手,充分體驗到作業的樂趣,讓學生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轉變,提高前置作業的效應。
(四)開放性
在課堂上只有有了問題的開放,才可能帶來探索和交流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思維的開放代表了認識能力的提升,代表了學習智慧的提高。因此,老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深入鉆研教材,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的重難點,結合學生已有經驗,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或話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說。
二、布置數學問題分層次
實踐證明,傳統的“一刀切”的作業布置,由于忽略了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思維水平等差異,對于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不利,也是造成許多學生消極對待作業的重要原因。如果學生在剛開始作業的時候就感覺到很棘手,勢必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大大降低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把作業進行分類,由易到難。
例如在學習復合函數求導法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最終完成一道復雜的題目如:求[(cos2x+2x)3]′,如果直接給學生這樣一道題,學生在解題時會相當棘手,甚至直接失去解題的動機。因此在布置這道題目時可以按照一定順序分解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順著思路一步步完成對這個復雜問題的求解。
問題1:求(cosx)′、(2x)′、(x2)′、 (x3)′
問題2:求(cosx+2x)′
問題3:求(cos2x)
問題4:求[(cos2x+2x)3]′
問題1、2直接考察書上導數基本公式的應用和導數的四則運算,問題3簡單的復合函數求導,前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去做問題4。這樣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求導的本質,是復雜問題簡單化,學生自然對解決這類問題產生興趣。
三、布置實踐性數學作業
讓學生從教室走向社會,在實踐中使用知識,從而更深地掌握知識。現實生活是數學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把數學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把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提高其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數學回歸生活。例如,學習導數的時候,讓學生根據邊際成本邊際收益與邊際利潤知識點來探討一個商品的前景;學習概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概率知識討論商品中抽獎對消費者的利弊;學習統計的時候,讓學生在街角隨機抽樣,討論生日概率問題。
總之,作業布置是高職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達到鞏固提高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的目的;通過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提高了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探究與創新能力。通過拓展數學作業形式與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并主動實踐、研究,構建起有效的數學作業體系,以達到提高高職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鐘 梅.關于高等數學作業的思考與實踐[J].大學數學,2007(4).
[2] 邢介進.新課程理念下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12).
[3] 鄭永青.調整數學課后作業結構 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熱情[J].內江科技,2009(11).
[4] 張景中.直來直去的微積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17-29.
[5] 林 群.微積分減肥快跑[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13-23.
[責任編輯:胡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