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 要:本文從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的大背景及必要性出發,分析了新時期黨群工作模式的內涵的特點,并結合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實際情況,進行了黨的群眾工作機制創新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網格化管理;群眾工作;機制創新
一、新時期群眾工作模式的產生背景
(一)社會階層分化
過去,社會的構成及其簡單,是由單位人、企業人和農民構成,隨著城鎮化與工業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階層日益分化,個體勞動者、自由職業者以及新經濟組織的從業者等新興的社會群體不斷涌現而且日益壯大,這為黨的群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眾工作必須積極擴大覆蓋面,將這些新興的階級都囊括在內,將黨群服務延伸到社會各個階層,不留死角。
(二)群眾需求多樣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步伐的加快,人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相應的對黨的服務需求也日益多樣化,但是,由于諸多原因的限制,我國當前黨的群眾工作資源嚴重不足且處于條塊分割的狀態,絕大部分黨群資源掌握在縣以上工作部門,而縣以下的鄉鎮、街道、社區、村等擁有的資源相當有限,但是縣以下是矛盾聚集的地方,對黨的群眾服務有很大需求,這就要求黨的群眾工作能夠真正深入基層,滿足基層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政工人員應該認真了解和關注群眾的思想動態和狀況,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起到上傳下達,溝通聯系的積極作用,把隱患和困難消除在基層,解決到基層。
(三)基層干部聯系群眾工作方式單一化
受到傳統行政工作模式的影響和束縛,基層干部在群眾工作中一味堅持老方法、老模式,不愿意接受新方法、利用新載體,有相當大部分的干部習慣性的認為開開會、發發文件、送送慰問品就是群眾工作的全部內容,全然不顧廣大群眾精神方面的更高層次的需求。
二、新時期群眾工作模式的內涵和特點
(一)新時期群眾工作模式的內涵
群眾工作模式是在黨的一切工作中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智慧和營養,廣泛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精神,正確制定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新時期的群眾工作模式不僅要注重體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實質性內容,更要注重創造這種利益得以實現和維護的程序性條件和制度性保障。因此,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模式從根本上講就是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二)新時期群眾工作模式的特點
新時期我國的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新興階層的出現、人們思想觀念日益開放、行為方式不確定性增加、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等等方面都呈現出新的變化,這些都為黨的群眾工作模式的轉變提出了迫切要求。
黨群工作的對象和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化,人們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基礎上,對精神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環境保護、社會福利、企業改制、分配公平、民族宗教等;黨政工作環境呈現出多維性、復雜性特點,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直接分配資源,各種物資極其匱乏,黨群工作也采用的是上傳下達的傳統模式,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到位,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各種各樣非行政性的社團組織、中介組織和民間組織迅速發展,使得黨政工作環境呈現出多維性、復雜性特點。
三、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機制創新實踐
(一)群眾工作理念的人本化:從“管制”到“服務”
基層群眾日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體,這就要求基層組織能夠強化社會服務職能,為群眾排憂解難,具體而言,必須從群眾都比較關心的普遍性、根本性和傾向性問題出發,積極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創業創新、維護其合法權益,幫助其解決就業、就醫、就學等實實在在的問題,徹底告別“假大空”。真正把管理變成“服務”,以上門走訪、溝通交流等形式為主,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和百姓的心聲。例如,在我公司進行群眾工作機制創新過程中,工作人員積極深入施工一線采訪和了解一線民工的思想動態和對項目的要求和意見,積極宣傳解釋項目工作,贏得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員工的要求,始終堅持一個政工人員為群眾服務的宗旨,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幫忙溝通聯系,盡最大可能和努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特別是對于弱勢群體(農民工),想方設法讓他們感受項目和黨的溫暖,感受到八局的社會責任。
(二)群眾工作格局的扁平化:從“分割”到“聯動”
在舊的專制體制下,行政組織等級森嚴,完全是一種“命令-執行”的上對下嚴格約束、下對上言聽計從的機制。新時期改革黨的群眾工作機制即是要簡化上下級之間的隸屬層級,實現群眾工作格局由過去的分割狀態向“條塊聯動”轉變。
為群眾搞好服務,為領導分憂,為項目的各項生產任務做貢獻,為中心工作服務,在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生產經營等重點工作上,積極發揮一個政工人員的作用,利用網絡、宣傳欄等宣傳陣地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和策劃活動,配合黨群組織,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和載體的不斷豐富活動,積極配合領導做好了先進性教育,作風建設,黨風廉政教育等工作。
(三)群眾工作手段的現代化:從“傳統”到“數字”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政工人員應該積極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群眾工作方法有機結合的新模式,例如建立信息資源數據庫,充分利用局域網,實現實時管理、信息共享。建立起這個網絡平臺之后,群眾可以通過網絡等形式進行投訴,系統自動受理,大大提高群眾工作的時效。
四、結束語
多年來,所在項目職工隊伍穩定,未發生上訪群訪事件和重大違紀違規事件,未發生人身傷亡和其他事故,未發生重大不良投訴和新聞媒體負面新聞報道曝光,項目氛圍和諧,隊伍團結,辦公室及黨群和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得到了上級領導嘉許和表彰。這離不開領導重視和群眾支持,當然更應該歸功于我公司黨的群眾工作機制的創新和每一位政工人員的辛勤汗水。
參考文獻:
[1]劉芬. 黨的群眾工作能力的時代內涵和促進對策[J].《黑龍江史志》.2011年13期
[2]李曉艷,張廣鑫. 論統一戰線群眾工作的新內涵、新挑戰、新要求[J].《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