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佳
摘 要:對于微博來說,其最為核心的功能就是信息的發布和獲取、網絡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維護等。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傳播活動,借鑒微博這種新的手段傳播形態理論與實踐,可以豐富軍隊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視野和范圍,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關鍵詞:微博;傳播模式;思想政治工作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0-0252-03
“這是一個信息化的年代,信息在社會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傳媒日新月異。”信息網絡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倍增器”,成為傳播知識和信息的主要媒介,為人們學習交流、研究創新、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軍隊信息網絡發展非常迅速,對部隊和官兵的影響更加深刻。同時要看到信息網絡是把“雙刃劍”,既給我們各項建設和工作帶來巨大推動作用,也給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社會穩定,包括我軍思想政治建設帶來許多新情況和新挑戰。目前,具有強烈的自媒體屬性的微博、微信等微元素迅猛流行和快速普及,一個無時不“博”,無處不“微”的“微時代”已悄然來臨。在改變著公眾的媒體習慣和信息傳播的模式,并成為社會化媒體中最為即時性、用戶最活躍的信息傳播平臺。而使用微博的用戶也在不斷增加,微博逐漸向大眾化普及。一個看似并不起眼兒的微博竟然幾乎在一夜之間便在全世界風生水起,迅速成為一道景觀,成為互聯網應用的一股潮流,原因何在?因此,如何對待、應用微博以及下一個最新的互聯網應用,已經對我軍政治工作的決策、溝通、處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
一、微博的由來與發展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是基于有線和無線互聯網終端發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網友共享的即時信息網絡,由于用戶每次用于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個字符以內,故以得名“微”。
微博創始于美國。最早的微博網站是美國的Twitter于2006年7月面向公眾開放的,2007年4月開始獨立運營,目前的獨立訪問用戶已達3 200萬多,美國白宮、FBI、Google、HTC、Dell、福布斯、通用汽車等很多國際知名個人和組織都紛紛利用Twitter與大眾進行交互并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說,是微博成就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大選,這話雖然有些片面,但也不無道理。
那么,什么是微博呢?簡單地說,所謂微博,就是一種節點共享的即時信息網絡。微博是由Twitter率先提出產品構想并成功實踐的。微博的想法最初始于美國的一個由廣播公司Odeo的董事會成員組織的“全日智囊團”,這個小組試圖打破公司創造力低下的現狀,于是提出了個人使用手機短信來與小組進行交流溝通的大膽設想。也就是說,每個小組成員以便捷的設備向一個平臺上發送供所有成員閱讀的訊息,就是微博最為核心的理念。隨著Twitter產品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功能整合進微博之中,但所有的功能都是基于這一核心理念:信息的即時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時、共享信息形成的動態信息傳播網絡。
微博產品獨特的理念和良好發展態勢,不但讓Twitter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而且引來了眾多的模仿者,除了美國本土的Identi.ca、Jaiku、Qaiku、MySay、Emotionr等直接模仿者外,世界各地類似的網絡紛紛涌現。中國的微博網站始創于2007年,飯否網的上線帶動了多個同類網站的發展,如隨心微博、嘰歪網、嘀咕網等。依托龐大用戶群的騰訊網也于2007年8月推出了騰訊滔滔。到2009年,國內微博又掀起了一股熱潮,繼同學網轉型微博客網站、聚友網推出微博網站9911網,中國移動憑借手機運營商的先天優勢推出了139說客后,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新浪網也于2009年8月開始進行新浪微博內部測試,10月份正式面向公眾開放。至此,經過多個網站的先期預熱后,微博正式進入廣大公眾的視野。
二、微博的屬性特征
微博的屬性是指節點共享的即時信息網絡。
1.信息的即時性
我們知道網絡山存在著各類信息,包括Web1.0的結構化、完整性的信息和Web2.0的眾多碎性化、零散化的信息。在以海量信息為特征的互聯網上,最不缺少的就是信息,各類信息幾乎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但這些信息基本上都與當前時間有一定距離,而且越是結構化、越是完整的信息,這種距離就越遠。相比之下,即時信息卻是微博所能提供的最為獨特的信息類型,微博用戶以最短的字符隨時隨地發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的內容,而發送的設備除了手機這種隨身媒體外,互聯網上的諸多客戶端都可以成為上傳微博的端口。內容和媒體形式的便捷性能最大程度保證微博用戶頁面上信息的即時性,在這種意義上說,微博可以稱為“隨時、隨地、隨性”的媒體,而微博用戶所吸引的關注者也因為微博內容的即時性更新而持續關注。對于關注者來說,只要訂閱了關注的對象,被關注對象更新的信息就會同步刷新,從而關注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最新信息,這要比任何媒體都更為高效、便捷。
2.信息的共享性
微博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平臺,用戶在個人頁面上發布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隨時查閱,對于互聯網用戶而言沒有任何信息接入的門檻可言。不但用戶在微博上的信息是完全開放的,用戶與其他用戶之間的互動也能夠方便地看到。不但如此,借助一定的網絡工具,一個用戶被其他用戶關注的程度、微博用戶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對于同一社會事件的傾向性態度等,都可以通過相關渠道獲得,Twitter開放API接納的大量第三方軟件就提供類似的服務。借助微博的技術支持,每一個有表達欲或暴露欲的用戶都可以成為擴大某一信息傳播范圍的個人化媒體,以個性化的角度呈現大千世界的某個側面。
3.動態信息傳播網絡
微博作為開放平臺的最大優勢,就是允許用戶將任一用戶添加為自己的朋友,通過“加關注”功能的簡單設置,這些被關注的用戶(微博主)就變成了尋找信息用戶的固定信源。每一關注其他微博用戶的網民都有自己的信息選擇偏好和標準,以此為篩選依據,每一個用戶都會形成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信息網絡,每一個微博主都是這張網絡上的一個“節點”,只要節點上的信息有更新,信息網絡就會改變原來的狀態,最為網絡中心的用戶會根據信息的變化情況做出回應從而改變信息傳播的狀態。同樣,微博主因被其他用戶關注,也會以其為中心形成信息網絡,影響著微博主對于自己所發布信息的價值的認知;其他用戶的行為和態度也會引起微博主的反應,在與其他節點的互動中改變著微博主信息網絡的狀態。正是這種關注與被關注者之間互為節點的互動,讓微博平臺上信息的流動狀態變得復雜起來。也就是說,這個信息網絡是根據信息節點的變化而實時地發生變化。正是這些由用戶所編織的信息網絡的動態變化加速了互聯網上的信息流動狀態,突顯出微博的獨特價值。endprint
三、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用好微博
“信息技術變革隨處可見,但是如今的信息技術變革的重點在‘T(技術)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現在,我們是時候把聚光燈打向‘I,開始關注信息本身了。”當下,網絡和新媒體已經成為廣大官兵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網絡已經成為廣大官兵學習、訓練和生活的重要載體,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見“微”知著,準確把握“微時代”脈搏,充分借助“微元素”優勢,大膽嘗試“微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積極占領“微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點。
楊國斌老師認為,“網絡事件的產生和擴散,所依賴的是能夠激發網民的嬉笑怒罵、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表現形式和內容。網絡事件的發生,是一個情感動員的過程。”青年官兵思維最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學習新知識。相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而言,以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模式更符合青年官兵的認知特點和個性情感特征,更易于官兵接受。正因為如此,軍隊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微敘事方式,探索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必須把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時代性和感召力兩者統一于鍛造想打仗、謀打仗、能打仗、打勝仗的革命軍人之中,統一于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可靠政治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之中。
1.依托微博平臺,構建學習新園地
長期以來,青年官兵的理論學習與他們的實際結合不緊,往往是離天近、離地遠。在網絡時代下,我們可以組織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托微博平臺,針對青年官兵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復雜的社會現象,通過微博進行有的放矢、入情入理的解釋,從而使理論的教育更富有時代性、立體感和生活氣息;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時空局限,針對官兵出現的思想認識問題進行及時答疑解惑,增進雙方平等互動交流。同時,積極引導各黨支部構建各具特色的“支部論壇”、“支部博客”,或分享讀書心得,或共同探討理論話題,可組織黨員干部結合理論學習成果,交流提出的話題、觀點,共同參與討論、共同提高。這種網絡微博學習平臺,可以發展成為支部黨員明辨“正”“負”能量的新園地。
2.依托微博平臺,開拓組織工作新渠道
基層黨支部是部隊黨建工作的基礎。在微博平臺下,支部可以實現由實體到虛擬的轉變,如我們可以建立微博“支部圈子”等,黨支部成員之間、黨員之間溝通交流將更為方便及時,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會更強。在發展黨員方面,微博平臺的優勢就更加明顯。發展黨員是部隊組織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支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傳統模式下,發展黨員對象主要通過組織談話和座談來了解對象的學習、訓練和生活狀況,形式單一,且很難深入掌握發展對象的內心世界和思想狀態。現在,我們可以借助微博等媒介,多渠道多側面了解發展對象的思想觀點、對部隊的訓練和生活、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態度及價值取向等。這些形式運用,為黨員之間的交流,發現正能量,提高組織工作的效率提供了新渠道。
3.依托微博平臺,構建宣傳工作新陣地
由于突破了傳統的時空束縛,在網絡微博平臺上,每個官兵都是信息傳播的發起者,微博主既是論者,又是編輯;既是傳播者,又是接受者。只要能用手機發短信,就能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織圍脖”,利用互聯網來傳播自己的所思所見所聞,參與評論和轉播自己感興趣的社會新聞,既受他人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他人。為建設好、利用好這個宣傳教育陣地,我們首先要做好黨員的動員引導工作,讓每一個黨員都成為網絡宣傳的主體,自覺地、有意識地用好微博等現代媒體宣傳身邊的模范和榜樣。其次,要明確網絡宣傳要貼近官兵生活,在不斷豐富宣傳教育形式的同時,確保宣傳教育主題的正向激勵作用。再次,黨支部根據訓練任務可在微博平臺上設立“身邊黨員在行動”、“每月先進事跡”等相對穩定話題,定期評選和宣傳“每周模范達人”;或在“支部圈子”、“支部群”中在線直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使之成為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良好風尚的新陣地,達到宣傳教育工作真正“接地氣”、上水平。
參考文獻:
[1] 邱林川,陳韜文.新媒體事件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
[2] 喻國明,歐亞,等.微博一種新傳播形態的探索[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1-6.
[3] 維克托·邁爾 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micro-blog
SUN Yao-jia
(Team political work teaching room,political work department,Shanghai campus,Nanjing Political College,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For the micro-blog,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ts core function is to release information,and access the network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 in a certain sense can be said is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activity,reference micro-blog this new means to spread the form theory and practice,can enri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 means,vision and scop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nhanc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 words:micro-blog;transmission mod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責任編輯 仲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