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民
[摘 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不少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一籌莫展。教師要把作文教學擺在突出位置,采用有效方法,改變學生苦不堪言的作文情況,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和水平。
[關鍵詞]語文;寫作;方法;能力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根據(jù)自己對社會、生活、自我的認知而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正是因為作文教學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把作文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一種非常巨大的力量,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需要學生動腦筋的內(nèi)容,倘若小學生沒有寫作的興趣和欲望,那么作文教學的目標就很難達到。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采用有效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比如在讓學生描寫春天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春天的風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并有感而發(fā)。再次,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作文帶給他們的成功感,這樣他們就更有興趣進行寫作。比如,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加強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要善于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并給予表揚和鼓勵。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由此可以看出,敏銳的觀察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要想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就要學會觀察。由此可見,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認真體驗。教師要帶領學生多與社會接觸,多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社會中的有趣現(xiàn)象,或者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并有所感悟。這樣學生就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入作文中,他們也不會因為沒有素材可寫而煩惱了,學生寫得多了,他們的寫作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學生要想描寫美麗的風景或者生活中的真善美,就需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要想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自己沒見過的事物,就需要擁有敢于想象的頭腦。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首先,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和方面觀察同一個事物,學會分辨事物的美丑,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要注重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讓學生帶著情感觀察事物和生活,學會融情于物,這樣他們才會在觀察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迸發(fā)出新奇的想法,同時要抓住自己稍縱即逝的靈感,而這些瑰麗的想象可能就會成為作文的亮點。在這一層面上看,情感可以看作是想象的翅膀,是想象的源泉。另外,教師還要可以通過讓學生練習寫關于未來的文章或者續(xù)寫某一篇課文的結尾等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想象力,再加上對他們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最終寫出的作文一定能夠使人感動。
四、讓學生學會修改作文
以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以為寫完作文交給老師就算完成任務了,也不管作文中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不通順的語句。其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不好的。魯迅曾經(jīng)說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很多有成就的文學家都非常注重修改文章,力爭每個字都用得恰到好處,比如唐代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一詩,經(jīng)過幾番思考才決定了“僧敲月下門”中的“敲”字,突出了全詩幽深的意境。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讓他們自己找出作文中的不足進行改正,再上交給老師。教師在講評作文時可以先讓學生互評互改,之后找出一篇典型的文章與學生一起修改,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文章在字、詞、句、段乃至標點上更趨完善,也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修改作文的方法,還能夠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僅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是不夠的,要想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廣大語文教師還需不斷學習、總結、探索,尋找更多有效的方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逐步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