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莉
摘 要:靖煤集團經過50多年的開發建設,從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獨特條件,企業的整體實力顯著增強,員工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接受新事物潛能不斷提升,但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原有企業文化已凸現許多不合靖煤集團化發展的需要,必須建立適應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戰略,通過加快企業文化戰略實施,引導企業形成共同價值觀,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切實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把靖煤集團建成新型現代化煤炭企業集團。
關鍵詞:企業集團 ;企業文化;戰略研究
靖煤集團作為甘肅省重要的動力煤生產、出口基地,國家煤炭工業優秀企業、甘肅省能源保障突出貢獻企業,是目前甘肅省三大重點國有煤炭企業之一,企業經過50多年的開發建設,從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獨特條件。特別是近幾年,企業綜合實力、員工收入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員工思想觀念不斷更新,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優質煤炭產品競爭優勢不斷顯現,要求必須建立適應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子戰略,通過加快企業文化戰略實施,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的全面順利實施,切實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靖遠礦區1958年拉開建設序幕,1969年,成立靖遠礦區建設指揮部;1978年,成立靖遠礦務局;2001年,企業公司制改革,2006年,靖遠煤電股份公司揭牌上市;2007年,企業正式更名為靖煤集團,2012年,企業實現整體上市。50多年的改革發展,廣大靖煤人發揚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精神,期間涌現出許多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這就是后來經過總結反思提煉出來的“五種精神”,即:“地窩子”、“鋼釬大錘”、“枯河取水”、“三不等”和“姬三龍”五種精神。這“五種精神”,是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優良傳統文化,是企業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激勵礦區職工創業的強大動力。加之后來靖煤制改革后提煉出的十二字、十六字企業精神以及當前以“晶虹文化”為命名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體系,都是靖煤人自覺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2007年,靖煤集團成立了企業文化建設部,2011年,靖煤通過上海企業文化品牌研究所對靖煤的企業文化進行咨詢和歸納總結,形成了《企業文化綱領》、《視覺識別系統規范手冊》、《員工文化手冊》、《靖煤之歌》等企業文化成果。
靖煤企業文化建設突出安全文化,把安全置于“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獨創“安全管理六大責任體系”,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編印《靖煤集團安全文化手冊》,各生產礦建成以政策宣講、領導寄語、親人囑托、文化熏陶的總長度達2680多米的安全文化長廊;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中開設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專欄,借助紙杯、毛巾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理念、安全目標,營造人人重視安全文化的濃厚氛圍。
以廉政文化落實保障。干部作風是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結合形勢任務和階段性重點工作,大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組織黨員觀看廉政電影教育片,開展廉政警示教育講座,黨政領導干部任前廉政談話,建立科級以上干部廉政檔案、簽訂責任書,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開展效能監察、失職瀆職問責制,特別是在各類節日及慶典中,加大對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弘揚先進廉政文化,提高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使靖煤集團干部隊伍保持了廉潔高效。
以制度文化強化管理。靖煤集團緊密結合企業改革發展實際,按照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面深入開展了制度“廢、改、立”工作,安全、生產、經營、黨建等各項內控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使各項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建立健全實現企業科學發展的井然有序、高效運轉的責任考核體系制度,增強了各級干部的執行力,靠實各級領導干部責任,加大各項制度責任的落實力度,把制度責任的落實作為一項重要考核內容來抓,嚴格檢查考核,層層落實責任,并實行事故責任追究,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良好格局,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以成本文化提高效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向管理要效益,以將成本增效益已成為集團各級管理干部的共識。從集團到各二級單位出臺壓縮管理費用、落實班組成本核算制度,層層制定費用指標,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都算成本帳,清理各類資產,清倉壓庫,盤活資產存量,嚴格預算和資金平衡制度,杜絕計劃外工程項目,大力壓縮非生產性成本支出。
以精神文化凝聚人心。靖煤集團精神文化以各類媒介陣地為依托,注重發揮“一臺一網一報一刊一站”“五個一”作用,大力倡導先進的企業文化,傳承企業精神,提升職工素質,宣傳企業改革發展新舉措,對內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逐步形成了具有靖煤特色的形象、崗位、會議等日常行為規范,每年開展文明職工評選表彰活動,在員工中形成了共識和自覺意識,積極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引領職工規范自己的言行,通過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業務培訓等,開展培養知識型、技術型、復合型人才活動,提高職工素質。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優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需要。因為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主體,在走向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要真正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新機制,其管理不僅依靠權力、制度、產權關系和經濟杠桿,而且還要依靠思想信念、道德威信、價值規范和文化素質,只有經濟形式和文化底蘊的整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并重,硬件管理和軟件約束的默契,企業制度與意識形態的統一,才是企業繁榮昌盛、蒸蒸日上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企業100強分析報告[R].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12.
[2]姜國祥.核心競爭力[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