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梅
〓〓一、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的方式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材中也缺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許多內容已經和時代的要求不符,對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個性存在明顯不足。另外,傳統的教育模式過于呆板,不能真正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從而導致學生缺少實際生活能力和生活常識。雖然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語文還是很感興趣的,但是由于刻板的教育方法導致他們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將精彩的教學形式引人入勝的內容展現給學生。
〓〓二、中職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 將生活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
〓〓在生活化理念下的中職語文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來源于生活,將生活化的理念融入語文的教學,是素質教育下對于中職語文教師的要求,也是他們的責任。教學活動在生活背景下進行可以將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起來,讓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他們的學習之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及感悟都會影響到語文的教學過程,這對于語文課堂的氣氛,語文的教學效果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生活化理念積極融入到語文教學也能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地影響。
〓〓2. 語文具有得天獨厚的特點。
〓〓生活化理念和語文的教學相結合則要求語文課堂盡量的聯系生活貼近生活。每個人的經歷和體驗都是不同的,這就使得他們對于社會、生活、事物的認識也各有差異,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也不盡相同,教師和學生帶著他們獨特的生活體驗進入課堂,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以上的種種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中職語文的教學課堂應該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們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自然而然的將學生的生活形式變成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的形式。
〓〓3. 語文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產生積極地作用。
〓〓生活化理念和中職語文的教學相結合能夠極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以及主觀能動性。融入生活的語文課堂可以使學生主動地注意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內心將語文的學習變成自身的習慣,這樣他們就會自己主動地研究,從而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會得到增強。生活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無盡的靈感,培養出他們的創造性。
〓〓三、生活化理念下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策略
〓〓1. 依靠生活,開發教材。
〓〓語文對于人們的身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利用語文獨特的人文特點,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經常給學生們寫信,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也能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于他們的關心。心靈上的關心會使得他們極大地激發出自身對于語文的熱愛。另外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成立小組,在每堂課結束之前說出自己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也能讓他們聯系生活說出自己的感悟。這樣的方式可以鼓勵學生思考,觀察和感悟,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 學生生活語文化。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聯系自身的實際生活,學生在生活中也能聯系語文。對于學生來講,社會生活十分廣闊,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中職生,他們會很渴望了解校外生活。教師應該以此為契機,將豐富的社會資源變成語文教學的資源。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寫自己的應聘簡歷,或者利用學校的招聘會使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實踐體驗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的關注程度,他們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也能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此外,家庭生活中也可以學習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辯論會,例如以“怎樣和父母成為朋友”為題,讓學生們討論怎樣與父母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內容記錄下來,與家長交流溝通,讓父母了解學生的內心的真實感受。這樣將生活化理念融入課堂,掙脫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教學過程得到優化。
〓〓3. 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語文課堂。
〓〓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也為語文的教學提供了巨大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世界的各種生活展現給學生,例如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教育片或者積極地影片,可以在融洽的氣氛中使學生們學會很多道理,也可以通過影片讓學生們積累語文素材,為提高語文素養提供可能。網絡內容的更新很快,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教材中落后的內容,也能擴展語文的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中職語文的教學與生活化理念相結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只有與生活結合起來,語文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極大的提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和興趣,從而培養出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