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婷
摘 要:隨著人才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以此來吸引、保留人才。但是大多數企業淺嘗輒止,將文化變成一紙空談,亦或是照貓畫虎,亦步亦趨,最終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那么,如何打造一套符合企業個性的文化,建立實而不虛的文化體系,成為當今企業最為迫切思考并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如何正確理解企業文化,建立屬于企業個性的文化體系,并將其有效落地這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企業文化;個性文化;文化落地
俗話說“一流企業靠文化,二流企業靠營銷,三流企業靠生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管理模式的進步,越來越多富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開始關注企業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情感因素,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和靈魂支柱。但是有些企業將文化建設浮于表面,變成了“一張貼在墻面的廣告”、“一句流于形式的口號”,對其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樹立的企業使命和愿景、規定的行為準則等都沒有具體闡述,更提不上員工的認同度、組織歸屬感。久而久之,員工和企業的關系變得很純粹,當組織保障維持不變或降低時,員工自主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意識和留任意愿都會下降,最終給企業造成人才流失,甚至經濟上的損失。更有企業不知道如何建立企業文化,只好東拼西湊,囫圇吞棗,這種“一鍋燴”的方式最終落得東施效顰的結果,讓員工失去對企業創新性發展的信心,企業自身發展也會遭遇困境。
因此,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奠基石和源源不竭的動力,企業只有正確理解文化內涵,摸索建立一套屬于企業個性的文化體系,并將其有效落地,即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能將企業倡導的理念轉化為一系列的創新行為和結果,實現“言行一致”、“結果導向”、“執行到位”,為企業帶來和諧的氛圍、高效的團隊、規范的行為、理想的業績和良好的口碑,才真正發揮了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價值。
1.正確理解企業文化
自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學者泰倫斯·狄爾和艾倫·肯尼迪在其著作《企業文化》中首次明確提出“企業文化”一詞以來,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就層出不窮。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說過:“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這有又保證了物質文化的不斷增長。”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的文化,從一般上講,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1】
一般來說,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很廣,筆者只著重介紹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核心價值觀,它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評價和看法,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企業所擁有的終極信念,表現了企業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基業長青》一書作者柯林斯提到:能長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擁有能夠不斷適應世界變化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實務。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一整套企業經營之道規律和原則。但凡優秀的企業都有吸引人的核心價值觀,向員工、向消費者、向社會傳遞一種積極的獨有的價值導向。比如阿里巴巴倡導的“獨孤九劍”:群策群力、教學相長、質量、簡易、激情、開放、創新、專注、服務與尊重,以及后來的“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都是企業和員工的靈魂支柱,恰如一個人的人生終極追求和道德操守一般重要。
第二:行為規范。行為規范源自核心價值觀,是價值觀落地的行為表現。馬云曾說過:“我們提倡的價值觀、文化不要停留在口號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上。”為此,建立規范的文化管理制度是實現文化管理的重要途徑,也是塑造文化的根本保證。阿里巴巴“六脈神劍”的30項行為指標,成為價值觀考核的硬指標,與員工的績效獎金相掛鉤。但這遠遠不夠,未來只有將價值觀真正融入到每個員工的血液里,變成行為習慣,才能形成一個高度透明、行為整齊劃一的強文化團隊!
2.塑造個性的企業文化
大多數人在社會中都努力從“大眾化”“人云亦云”的狀態中掙脫出來,通過塑造自己的個性,彰顯自我的獨特魅力,以獲得社會的關注和認同。企業亦是如此,在遵循共性的基礎上,試圖打造獨有的文化,吸引和保留人才,贏得信譽和口碑。
塑造獨樹一幟的企業文化,關鍵是要明確企業文化定位,找準企業文化的個性和特征。企業文化定位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因為它受企業戰略、領導風格、行業特點、業務特征、企業發展歷史、地域文化、社會文化、企業現狀、人員特點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文化定位需要遵循四個原則:
第一:企業文化定位源于企業戰略并為戰略服務。有什么樣的企業戰略,就要有相應的企業文化與之匹配。
第二:企業文化定位要傳承企業優秀的文化傳統。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定會積淀出很多文化習慣,企業應秉承實事求、客觀公正的態度面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三:企業文化定位要融合企業家的領導風格。在某種程度上,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的文化,作為企業的一把手,他的價值觀、思維理念、管理風格等觀對企業影響很大,因此要企業文化與企業家的領導風格相融合,否則大相徑庭的情形只會削減企業文化的引導力。
第四:企業文化定位要符合企業現實發展需求。要充分認識到企業員工特性、產品特性、外部市場特性等多個方面,以求企業文化能在現實發展中得以推行實施。
以華為的狼性文化為例,它快、準、狠的搶占市場,在這近20年里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在《華為基本法》中詳細闡述了企業的文化內涵:推崇團隊精神、講究奉獻精神、打造學習型團隊、崇尚創新意識、遵循公平原則。
優秀企業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各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找準企業文化定位,發現企業自身的個性特征,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強大的能量庫。
3.有效落地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落地,簡單說就是“讓思想產生相應行為”。它包括了四個層面:一是認識,在思想上認識——知道;二是認知,就是觀念上接受——相信;三是認同,在意識上贊同——行為;四是自覺,在行為上自覺——成為習慣。
筆者在此介紹幾種典型的文化落地舉措:
3.1 企業文化培訓
要想廣泛傳播某一思想觀念、理論知識都是需要通過廣收門徒、開壇布道才能源遠流長,企業文化亦是如此,通過培訓:講、聽、學、練的過程,提高員工的文化意識、規范其行為準則。作為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IBM公司,每年投入5億美元用于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員工自進入公司起就要進行企業文化培訓,了解IBM的歷史和經營策略,明確相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從起點開始讓文化理念入腦、入心、入模子。
3.2 員工關愛,構建企業文化氛圍
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通過“貼心”“活色生香”的關愛方式拉近員工與企業的距離,提升企業凝聚力和歸屬感。阿里巴巴十分注重在輕松氛圍中灌輸企業文化,公司關心員工的生活起居,策劃員工集體婚禮,開展趣味運動會,單身舞會,建立Staff Club,建立多個員工俱樂部,如羽毛球、徒步、攝影、車友、電影俱樂部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匠心獨運的關愛行為,讓公司變成了“家”,把單純的同事關系變成朋友和親人。企業文化自然而然開花結果。
3.3 組建企業文化推廣隊伍
縱觀歷史,在一支龐大的隊伍中,必須要建立起獨立的推廣網絡,才能保證最末端的神經都是與中央保持一致。企業也是如此,為確保政令暢通、思想統一,也必須建立一個從上到下、覆蓋各個部門的企業文化組織網絡。海爾集團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有一支自上而下的專職企業文化隊伍,從集團層面有海爾企業文化中心,負責整個集團的企業文化職能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集團下是本部,設有企業文化部,負責本部的企業文化建設。本部下是事業部,大的事業部設專門的企業文化辦公室,小的事業部不設立,但將企業文化職能放在其他部門,事業部下屬各部門都有兼職的企業文化管理員。這樣一來,海爾集團形成了一個遍布各個群組的傳播網絡,在傳遞企業文化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4.結語
企業文化建設是服務戰略、基于管理、面向流程、不斷創新的體系,它是企業持續發展中的靈魂支柱!觀乎天文,以察實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企業只有正確理解文化在發展過程的價值,找尋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文化之路,并將其有效落地,轉化成每個員工的信仰、行為習慣,才能得以廣攬人才,求得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吉鵬:《企業文化建設(第三版)從文化建設到文化管理》,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