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隨著世界政治、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在國際競爭和國家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高等教育是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職能集于一體的綜合體系,其中的人才培養是提升高等院校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15-02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才競爭力
高校作為進行教學和培養人的特殊組織,其主要職能是人才培養,并且這一職能的實現需要通過人來實踐運行。在其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升級轉換過程中,人作為組織者、執行者和管理者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擁有的高素質人才不僅是高校完成教學任務的主體力量,也是有效進行科研活動的有力保證。
高校為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教育市場中履行基本職能、實現長期發展目標,應該把人才培養職能納入高校發展的戰略層面,用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高度規劃人才培養活動、改善師資結構、提高師資學歷層次,從而更好地服務高校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核心競爭力的升級轉換。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有利于高水平、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學校良好社會聲譽的確立。從高校的人才優勢這一層面來看,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競爭力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注重吸引和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他們是高校順利進行教學和科研活動的主體,對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有重要作用。第二,需加強以高校校長為核心的校級領導班子建設,高校核心競爭力的轉換升級不僅取決于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努力,更取決于管理者的發展眼光和有效管理。第三,要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可以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供參加實踐與科研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提高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這里要說明的是,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實現學生素質的提高,更要注重對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培養和發展,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進修或其他培養的機會,從而使高校人力資源素質得到整體上升。第四,引入競爭機制,完善激勵機制。為了有效考核師資的業績,并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定期考核制度,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考評,實施動態管理,并且對在教學、科研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將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有效結合,既能保證一定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又能挖掘人才潛能、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這對進一步提高師資工作效率和質量有積極意義。第五,吸引人、教育人的基礎是尊重人、滿足人的合理需求,并有效促進人的發展。同時,這也是促進高校發展的最重要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理念,這能夠充分激發教師與學生的潛能,為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做出重大貢獻。
二、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學科競爭力
學科建設和發展不僅是高校的重要任務,也是高校上層次、求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獲取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核心,高校某一學科建設能否跟上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將會影響高校整體上的發展、學科聲譽與學術地位的確立。因而,加強學科建設,提高學科競爭力是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學科建設和發展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學科發展方向、學術團隊和學科骨干、重點學科基地和基本工作環境、學科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等是影響學科核心競爭力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從學科競爭力這一角度來看,培育高校核心競爭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學科建設要有準確的定位,要考慮所處地區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高校的實際發展狀況等,在充分發揮內部優勢的同時抓住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學科,還要保持學科發展方向的穩定性和前沿性。第二,注重學術團隊建設和學科骨干的吸引與培養,具有較強凝聚力的學術團隊的作用最終會表現為團隊自身學術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學科水平的發展,因而學術團隊的建設也非常重要。第三,學科建設要加強學科基地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科研人員在進行科研活動時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消耗一定的資金、利用相應設備等,他們的工作效率、取得成果與基本工作環境有密切的聯系。因而只有學科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搞好了,學科建設才能有較好的發展平臺,才能取得更優秀的發展成果。第四,學科建設要有廣泛的學術交流和高水平的成果產出,這是加強學科建設的途徑和重要表現,高校應注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和對科研成果的鑒定和考評。第五,加強學科建設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科運行機制,即高校根據發展總目標的需要,合理規劃學科發展目標,確定發展方向,有效整合學科資源,確定優先發展的學科領域和不同學科在高校學科體系中的位置,從而引導和規范各學科發展方向符合高校總的發展目標,形成較強的學科競爭力。
三、培育校園文化,提高文化競爭力
校園文化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隨著高校間競爭的加劇,高校不能忽略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而是要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加強文化建設的有效性,提高校園文化的質量和效益。創新的學術理念、先進的文化環境是高校發展的基礎,是高校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源泉。如果把校園文化理解為高校的學術氛圍和制度規范、全體師生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話,那么,可以說高校教學、科研等基本活動是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因而關于教學、科研活動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等構成高校的特定的教學氛圍和學術文化,它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文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是在高校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實質上是高校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完善,根據時代精神和面臨的挑戰對自身傳統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從而保證校園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要求、符合高校的實際發展需求,更要符合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培育先進的校園文化,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校園文化是在高校長期發展過程中對各種資源有效整合后形成的獨特的文化氛圍,因而培育能夠體現核心競爭力的校園文化,就必須要經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再造,在此基礎上按照高校發展目標的需要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并突出重點。第二,要將校園文化的培育同高校的特色、發展歷史和實際發展需要有機結合,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在發揚優良傳統的同時體現時代精神。第三,隨著高等教育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高校需要參與市場競爭與協作,不可能孤立存在于某個細分市場中,因而各高校進行有效地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實現相互學習,吸取優秀文化成果,還能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有利于高校不斷改進和完善,這對培育先進校園文化起到推動作用。第四,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鼓勵和支持學生開展各類文藝活動、團日活動等,營造獨特的校園文化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既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精神,又要保持傳統文化,體現鮮明的校園特色和風格,促進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endprint
參考文獻:
[1] 賽德勒,李憲一.持續競爭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56-62.
[2] 李瑞貴.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5,16(S1):112-114.
[3] 曲紹衛.大學競爭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28-33.
[4] 宋東霞,趙彥云.中國高等學校競爭力發展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3,(12):41-44.
[5] 周亞芳.大學文化與高校核心競爭力[J].江蘇高教,2006,(4):46-48.
[6] 施魯莎.論大學文化與高校核心競爭力[J].鹽城工學院學報,2010,23(4):67-70.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Ying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politics,economy,science and technology,more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more important.Higher educa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in one,the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mprov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running.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competitiveness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