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語言教學的成功,更能促進學習者學習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培養他們積極的自我概念和健康的人格,推動認知、情感、道德、社會方面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本文就以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出發點,以當代教育心理學一些重要的理論思想為指導,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就為什么以及如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的問題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英語課堂 課堂氣氛 高職英語
一.引言
作為高職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員,對高職學生這一群體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課下他們是一群朝氣蓬勃、生龍活虎的有志青年,操場上、實驗室里總是不乏他們矯健和忙碌的身影;而課堂上他們時常又變身為一群“溫文爾雅、三緘其口”的“含蓄少年”,教室里總是不乏睡眼朦朧和哈欠連天的面孔。通過幾年的觀察和總結,在英語課堂上主要會出現下列的一些現象:
1.睡覺或沉默不語,缺乏積極主動參與精神,被要求回答問題時,問一句答一句。
2.似乎想表達,想參與,但不敢表達,顯得猶豫、羞怯、畏縮;
3.對教師的糾錯表現出反感、郁悶,甚至不再主動發言;
4.心不在焉,難以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5.忘記預習或預習不充分。
課堂上的這些景象顯然不是一個成功的理想的課堂表現。如果我們的課堂出現了這樣的場景,作為一名教員我們就必須深刻反思是什么導致了這幅景象?如何改變?本文就以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出發點,以當代教育心理學一些重要的理論思想為指導,結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就為什么以及如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的問題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二.活躍課堂氣氛的內涵和作用
剛才提到的這樣的景象事實上就是一種課堂氣氛,那具體什么是課堂氣氛?對課堂氣氛的研究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受到社會心理學家們的關注,他們將它納入研究學習環境的范疇。隨后一些國外著名學者在“課堂氣氛”方面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且通過研究設計了很多課堂環境評估工具(附件1),旨在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控課堂氣氛。在作者看來,所謂的課堂氣氛就是課堂的心理環境和情感環境。他是一個綜合指標,是教學方法的檢驗計,教學效果的晴雨表。活躍的課堂氣氛則是課堂環境的優化表現,是教師、學習者、學習任務或活動之間良性的互動關系的最好說明。有研究表明如果學習者對課堂氣氛的感受越積極,其學習越顯成效(Barry Fraser,1981年設計MCI——My Class Inventory 即“我的課堂調查表”的發現成果)。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的先天潛能是無比優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創造一種適宜的環境與條件使之得以實現。這種環境與其說是物質的,不如說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際關系?!苯處熑裟茏寣W生感到快樂,就能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學生全身心投入,自然會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營造信任、合作、快樂的教學氛圍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我認為活躍的課堂氣氛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培養積極的心理狀態,克服消極的情感因素,以保證語言學習的順利進行。有研究表明,消極的心理或情感會阻礙認知過程,影響學習潛力的發揮。只有在自尊受到保護和鼓勵、焦慮抑制程度低的環境里,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促進其理解力和認知技能策略的發展;其次,活躍的課堂氣氛是交互式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我們知道語言教學比別的學科更依賴互動和交流。我們的高職實用英語課程從教學目標來說就是以實用為主,具體來說就是以聽說為重,重視交流。這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學模式應該是一種交互式的教學。在交互式教學模式中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習者之間以及師生之間形成的團隊合作、互相支持的人際關系。這種和諧團結的人際關系體現在課堂上就是活躍的課堂氣氛,它可以使教學效果更加有效。
因此,活躍的課堂氣氛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語言教學的成功,更能促進學習者學習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培養他們積極地自我概念和健康的人格,推動認知、情感、道德、社會方面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
三.根據實例談如何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擅長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常被視作優秀教師的必備特征,在我校也不例外,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當中就有一條“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活躍的課堂氣氛”卻是一個含義模糊的概念,甚至會遭到誤解。有人認為它取決于師生雙方的性格,活潑外向的人自然會使氣氛活躍;有人認為它取決于學科的性質,有的課程本身就是枯燥的無法活躍課堂氣氛;還有人認為,對活躍氣氛的強調會降低教學要求,導致教學娛樂化,未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這些較為片面的理解往往妨礙了我們教師對這一課題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也一直在探索怎樣讓這個模糊的概念具體化,也就是如何評定“活躍的課堂氣氛”,通過參考一些資料和研究成果,作者認為可以參照Fraser & Treagust,1986年設計“大學課堂環境調查表簡稱CUCEI”評估工具中的參考維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課堂氣氛:
1.安全,愉快,舒適。
2.師生間,學生間存在和諧、互相支持的人際關系。
3.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
4.教學目標明確,結構清晰,內容豐富,方式多樣,能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5.學生能表達個性,發揮自主性,培養積極的自我形象。
6.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素質提高。
結合以上的參考維度,作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重視交互式教學模式,利用好交互式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活躍課堂氣氛的重中之重。交互式教學法以交際法理論為理論基礎,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導向,是因材施教,講求實效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引導者、管理者、促進者和信息提供者。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自信心及團體協作精神而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
交互式教學模式有很多體現方式,作者認為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是開展交互式教學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具有以下優勢:一是相對于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而言,小組活動擴大了學生的交流范圍以及每個人參與交流的機會;二是訓練學生的各種交際技能,如提問、協商、反駁、辯解等;三是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的交流學習氛圍,增強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是通過互相交流不僅能借鑒學習經驗和學習策略,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五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對外語教學至關重要。他絕不是偶然的即興發揮,也不單單取決與個性,更不是犧牲學習成效的膚淺玩鬧;它有著心理學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更需要教員和學員共同的長期的努力,它的最終目的超越了單純的語言學習而通向“人”的綜合教育。所以,它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認為只有永遠保持“三心”——對課堂教學保持熱心、對學員付出真誠的愛心、對每一節課做到精心才可以讓高職英語教育為祖國建設軟實力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
[2]李杰.關于提高學困生課堂參與度的研究[J].英語教師.2012(5)
[3]王錦.從教師提問策略看沉悶的大學英語課堂氣氛[J].科教文匯,2009(23)
[4]董明.大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模式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5)
(蔡文娟,教師,現居安徽蚌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