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
內容摘要:寫作與其他知識組成一樣,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夠掌握。可學生除了教師布置的寫作作業之外,極少自己主動去進行寫作訓練。癥結在于教學指導思想與實際教學相沖突;教學理念陳舊,創新能力低;寫作評價標準不完善,缺乏客觀性;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突破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瓶頸,建議關注學生,開放式教學;創新寫作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完善寫作評價標準,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教師 學生 寫作教學
寫作與其他知識組成一樣,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夠掌握。可學生除了教師布置的寫作作業之外,極少自己主動去進行寫作訓練。語文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學習語文的條件得天獨厚,學好語文豈不理所當然?但事與愿違,你讓學生寫寫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甘咬鋼筆頭”,讓你哭笑不得。癥結究竟在哪里?
一.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瓶頸
1.教學指導思想與實際教學相沖突
目前的應試教育模式與教學目標存在分歧,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找不到方向。高中語文教學的“從考”、“從分”現象相當普遍。語文是高考中重要的考試科目之一。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只是一味地迎合高考,只要求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在語文考試中取得高分即可,基本不太理會學生對優秀作文的書寫能力。
2.教學理念陳舊,創新能力低
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時,目的只是為了迎合高考以及各種考試的需求,并沒有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考慮。很多教師對應試作文寫作研究得非常透徹,能夠指導學生運用寫作技巧獲得應試作文的高分。另外,教師只是單調地給學生講解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缺乏系統化的指導。教師缺乏創新能力,不能針對學生寫作學習的要點,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致使寫作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3.寫作評價標準不完善,缺乏客觀性
學生的作文由教師批改,每一位教師的著眼點并不相同,因此評價標準也不一致。一部分教師只是憑借自己的喜好去批改學生的作文寫作,評價標準不統一,缺乏客觀性。如此必然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首先是教師自己不會寫作文。調查表明,80%的語文教師從來不寫下水文,這些人中由于年齡、智力、精力、思想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已經不會寫作文了,也就是說作文已經不如學生了。眾所周知,文有法而無定法,寫作除了一般性的規律,還有很多適合于各人的獨特訣竅和奧秘,這些只有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領悟、積累才能得到,一個長期不寫文章甚至就不會寫文章的人怎么能知道怎樣寫文章呢?怎么可能教會學生怎樣寫文章呢?
其次是教師自己不會改作文。一個不會寫文章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怎么改文章呢?又怎么可能指導或幫助別人改出好文章呢?讓一個沒有寫過文章的語文教師去指導王蒙修改他的意識流,能修改好嗎?須知,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的心血,每一個少男少女都羨慕身邊的人有文章發表,但他們千辛萬苦、千變萬化的作文得到的往往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評語,學生常常勞而無功、無所適從,學生對寫作的神秘感、親近感、熱情心就在這一次次、一個個寫作的“外行人”充當著“內行人”的空洞指導下逐漸消失,甚至走向逆反。
二.突破寫作教學瓶頸的建議
突破作文教學瓶頸,應當努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要求教師提高寫作水平,將語文教師堅持寫作下水文并保證有文章發表作為一項制度定下來。
1.關注學生,開放式教學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的需求。教師的寫作教學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成果如何,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何為開放式教學?即從“人”出發,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關注學生成長需求,關注社會需求,教學活動要與各相關方面有機聯系,而不再是孤立地進行。
2.教師應創新寫作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師應提升專業素養,創新寫作課堂,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課堂中來。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講學,調動思維,必定能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3.完善寫作評價標準,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應遵守客觀性原則,除去個人喜好,摒棄結果評價,不再僅對完成的作文進行結果型評價,而是對學生寫作過程給予評價。這樣,可幫助學生形成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學生擁有對寫作的興趣,可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可以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上課認真聽講,盡力掌握課堂內容,課外輔以相應的練習,學習必定收到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河南省淮陽縣陳州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