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惠菊
摘 要: 傳統填鴨式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教學的雙邊互動關系變為單邊關系,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慢慢消退,最終演變成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我校大力推行一體化教學,以《藥物容量分析》課程為例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通過具體的工作任務,完成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并注重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及教師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地位,真正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 《藥物容量分析》 一體化教學 工作任務
在傳統填鴨式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表現為:以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所謂的傳統教學是指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單邊活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慢慢以至于完全消退,最終演變為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總之,傳統教學只是教與學兩方面的機械疊加。現以《藥物容量分析》課程為例,就一體化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思考介紹如下。
一、一體化實踐教學的內涵
所謂一體化實踐教學,即“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旨在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單邊關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教學的雙邊活動。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質是將教室與工作間融為一體,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情景教學的氛圍,在任務(或案例)教學中學習技能,獲得能力,使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學習有效地融為一體,做到在實踐中學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提高職業素質。
二、《藥物容量分析》一體化的實施
1.進行模塊式教學
所謂模塊式教學是按照教學的基本環節,把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按多元目標進行系統綜合。模塊教學能將復雜的課程體系通過分割成若干個部分,將互相交叉的教學內容并為一個系列,讓學生系統地學習知識體系。每個模塊下又設立相應的課題,各模塊之間既關聯又獨立更遞進。
模塊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地點改為實驗室,操作具體的實驗器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實驗室上課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端坐在教室的狀態,轉變為學生動手操作的情景。從我校實行模塊化教學看,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動手能力也增強。
從我校的模塊化教學情況看:在四五周時間內,集中進行一門課程的強化學習和訓練,在老師的引導下,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編適合一體化教學需求的學材
醫藥類職業教材從總體情況看,存在較多問題,如缺少符合職業類特色的“對口”教材;具有獨創性、能體現職業類特色的教材很少;目前各類職業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總體水平不高,大部分內容陳舊,只是對原來中專、專科、本科教材的簡單刪減;與企業行業的最新技術、工藝流程聯系較少;學生所學的教材不能很好地為企業服務,與將來的崗位群無法實現“零距離”對接;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缺乏銜接,與“雙證制”脫節。由此可見,傳統教材從內容到結構都已經無法滿足學習領域課程教學實施的需要。
為此,編寫出一套適合一體化教學需求的《藥物容量分析》的學材勢在必行。本學材通過創設工作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和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職業活動,讓學生在工作情境中以經驗性學習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適應藥物分析崗位。具體特點如下:
(1)創設情境展開教學
傳統教學中,知識點都是老師以填鴨的方式塞給學生的,而一體化教學可以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及教師的主導地位。
(2)選題更具針對性
《藥物容量分析》內容包含非水滴定及四大滴定(酸堿、沉淀、配位、氧化還原滴定),我們選題時并沒有以以上滴定名稱命名,而是以每個滴定中涉及的任務命名,具體為:阿司匹林含量測定、苯甲酸含量測定、磺胺嘧啶銀含量測定、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中CaCl2的含量測定、維生素C片含量測定。這樣的選題,更顯實用性和針對性,更使學生把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更好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工作場景再現
現以“阿司匹林含量測定”為例,通過以下方式下達任務:某制藥廠的生產車間生產一批阿司匹林原料藥,為了檢驗該批藥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要求化驗室對該批阿司匹林原料藥進行化驗。化驗室接到此化驗項目后,安排化驗員完成阿司匹林原料藥的含量測定的檢驗項目。
完成任務的具體流程為:QC檢驗員接到QC主管下達的“阿司匹林含量測定”的工作指令,根據指令單的要求到車間中間站取樣,填寫取樣記錄,按相應質量標準和儀器設備標準操作規程進行容量分析,按規范填寫原始數據記錄表,對數據進行分析,交上級指定的復核者復核。復核后開具產品的檢驗報告書,再交上級指定的復核者復核。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上級領導,按相應SOP的相關規定執行。任務完成后按相應SOP的規定完成洗滌儀器、填寫儀器使用記錄、按照環保要求處置廢棄物、場地清潔等清場工作。
通過企業工作情境的再現,學生熟悉工作流程,與將來的崗位實現“零距離”對接。如此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職業活動,讓學生在工作情境的經驗學習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3.考核方式的改變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方式是:對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給出統一復習提綱,讓學生復習后參加考試,這樣考核最終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績好的感覺沒學到東西,成績差的認為平時學得沒作用只要期末認真就行。
而一體化的考核特點是:①不再有復習提綱,考核內容就覆蓋在這個模塊的學習任務之中。這就要求學生重視平時的學習過程。②考核方式更客觀。模塊學習會涉及多個學習任務,每個學習任務完成后,會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此學習任務的再現和總結,以PPT方式上臺展示。在此過程中完成其他組及老師對該組的評分,在此評分基礎上,組長根據組員的參與度再給組內每個成員評分。最后再由老師綜合評價每個學生的得分。③考核內容理論和操作同等重要,避免學生重理論輕操作的思想狀態,還調動那些理論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體化模塊教學是職業教育領域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當前還處在初期的應用實踐階段,相信通過不斷探索和總結,定會使這一嶄新的教學模式逐步得以完善和發展,成為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推動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1]王魯石.淺談藥物分析實驗課教學與藥典的結合[J].農墾醫藥,1998,20(4):267.
[2]華中師范大學.分析化學實驗[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4.
[3]李大坡“一體化考核方式”初探[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