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摘 要: 在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迎來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高潮。在推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從備課到課堂教學,從課堂提問到課后練習,從教師指導到學生學習,都在接受新理念的洗禮,新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作者認為,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英語,主動參與到英語探究活動過程中,才能為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礎。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 問題情境 競爭機制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傾向,這種傾向往往伴隨一定的情感體驗。雖然高中生的學習目標較為明確,以直接興趣為主,但就課堂教學而言,其興趣依然受課堂氣氛、教師態度、學習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圍繞影響學生興趣的因素思考對策,對癥下藥方會有效。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氛圍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教學中師生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正如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學生并不是因為喜歡英語而學習英語,而是因為喜歡教師而學習英語,這就是最好的例證。那么,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要尊重學生。就高中生而言,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初步形成,但不穩定,存在極端的一面,在青春期的作用下,一些學生難免偏激,注重情感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因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生批評的現象不足見怪,甚至傷害學生情感,導致學生不喜歡教師,從而不喜歡英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情感,尊重學生的心理需要,尤其注重對后進生施與關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并不是痛苦的,在教師的關愛中找回自信,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厭惡”轉變為“喜歡”。
其次,要學會鼓勵學生。鼓勵是定心丸,很多時候,教師小小的鼓勵就能讓學生鼓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語言、表情、微笑鼓勵學生,尤其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更要多表揚。
最后,要給學生創造表達空間。新課標下的英語更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若不能擺脫傳統講授式的教學,學生在被動狀態下接受知識,興趣將銳減。相反,教學中教師若能通過情境教學、活動教學、任務教學等模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在表達的基礎上構建英語知識,學習興趣將會更加濃厚。
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引發思考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借助多種教學工具創設情境,目的就是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在情境中通過問題打開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下有目的地進行思考,從而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礎。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如在“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教學中,教師首先“Listen to the song called 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其次“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friends”,再次提出問題“Have you enjoyed the song?Can someone name the song?Can you gu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es in the pictures?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How many are they?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Why?Do you know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Try to explain. In your opinion,what does a real friendship consist of?”,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根據實際而有話可說,課堂教學就變得更加順利。
其次,要在情境創設后引導學生進入新知的學習中。如在“Period Two Reading(One)”的教學中,教師首先“Shows students a picture about a gang of friends”,并引導“Its a picture of me.Can you find me out and guess who are the others.(My friends)”,學生回答問題后,過渡到“Before reading the letters about broken friendships,analyse the reasons that might lead to a broken friendship.”,學生學有所獲,興趣自然會更加濃厚。
三、引入同伴競爭機制,激活課堂
爭強好勝是高中生的典型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利用好這一點,通過引入同伴或小組間的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好勝心,就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常用方式是通過競賽進行教學,如在提問過程中采用鏈式呼喚法(老師讓A答,A答正確后,向B提問同一個問題,B答正確后問C……比一比哪一組答得又對又快),在單詞學習中采用小組成語接龍賽,在閱讀中采用積分法、猜詞比賽等。
在同義詞和反義詞的練習中,教師可采用小組間比劃猜詞進行鞏固,即小組間選派兩名選手上場,在規定時間內,一名同學比劃動作,另一名同學猜詞,看哪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猜出更多。但在這樣的活動中需要注意,首先要在比賽前讓學生對所要用到的單詞進行學習,這樣才更有利于單詞的記憶;其次是選擇的單詞要盡量能讓學生通過動作表現好;最后在方式上要靈活,如果學生猜不出來,則可有場外求助機會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體參與的積極性。endprint
四、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興趣
從對學生的調查中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之所以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除了受班級學習環境、師生關系等因素影響,自身的學習方法不到位導致學習成績差是最主要原因。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單詞記憶的方法。在單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采用歸類法(如學到furniture,就可以聯想到以前學過的各種家具,如:wash basin,sofa,cupboard,dressing table,etc.)、例句法(如adapt是適應的意思,但要會使用這個單詞,就必須知道adapt ... to ...的搭配:He finds it hard to adapt himself to drving on the left in that country.)、形象法等引導學生對單詞進行識記外,還要注重在習慣上引導學生。尤其要注重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引導學生將大量的單詞分次分批記憶,如一周內教師規定了一定的數量,然后細分到每天早上、下午時段的具體數量,教師督促實施。
其次,在方法上要給予指導。語言學習并不是單純靠記憶的,而是要在應用中不斷鞏固和強化的。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多為學生創設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嘗試應用英語。如此,在用中學,學中體會,英語單詞的掌握就順理成章了。
最后,閱讀和寫作方法的引導。就閱讀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猜詞法、情境法等,結合導讀(Preparation for reading)、跳讀(Scanning)、掠讀(Skimming)、細讀(Close reading)對文章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用問題進行引導,閱讀后引導學生進行復述等,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寫作方面,要加強學生的寫作指導,可采用日記、周記等形式進行輔導,引導學生堅持寫、多寫,在應用中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進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總之,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首要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高中生的興趣特點,通過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為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振波.試論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英語教學[J].大眾科技,2006(03).
[2]段英敏.讓生物課堂和諧高效的幾點想法[J].新課程(上),2011(05).
[3]翟裕康.端正教學思想 積極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江蘇教育,1986(18).
[4]牟晶.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打造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