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要: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運用英語的能力。訓練和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而在這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英語聽力課也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就成為英語教師共同探論的問題。要善于激勵、喚醒、鼓舞,以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和聽力動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聽說讀寫 結合 掌握技巧 強化訓練
英語教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運用英語的能力。訓練和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而在這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英語聽力課也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如何提高學生英語聽力就成為英語教師共同探論的問題,下面筆者就著重談談如何才能培養學生英語聽的能力。
一、聽讀結合
聽是說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學說英語必須要先從聽開始,教師要讓學生多聽,聽清楚,只有先聽別人說,才知道怎么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如果沒聽清楚別人的話,就仿說起來,就沒有可能說錯,甚至還受到別人的譏笑,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產生畏懼心理。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聽準了才能說對,說對了才能嘗到學習英語的甜頭。教師可采跟讀、復讀、朗讀等形式增強學生語感,使詞句的音、形、意在學生記憶中迅速統一起來,使學生最終能憑著語感獨立與錄音一同朗讀。
二、聽說結合
聽與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說得出,必須聽得懂,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教師要讓學生多說英語,常說英語。為了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說的習慣,教師可充分利用英語課前五分鐘,組織學生對話,對話人數、形式不限,但內容要每日一換。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所學到的知識,最大限度的應用到實際中去。
教師還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角”活動,觀看外國影片、學唱英文歌曲、舉辦英語晚會、歌詠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愿望。
教師還可選拔出一些能力較好的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口語會話及表演競賽、聽力競賽活動,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發展與聽說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
三、聽寫結合
聽是一種限時性強,輸入量大,需要高度集中一個人的注意力與充分調動一個人所有語言知識的強腦力勞動過程。鑒于學生水平層次的不同情況,教師可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措施。
聽寫起步時,只要求學生聽寫基本的詞、辨析句子以及重點句型,進而逐步過渡到短文、課文的縮寫。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辦英文板報,手抄報,這樣,學生看懂了,才有效果。每學期力爭出幾期。不管手抄報還是黑板報,主題一定要突出,或配合教學,或迎重大節日等,內容可含故事、諺語、謎語、名人小傳。
最后,教師要充分利用每單元的聽力練習,聽錄音前,可先用英語介紹語境,提出具體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聽,這樣他們就會專心致志地聽,尋求所需的信息。如此堅持,學生的語感增強了,聽力也提高了。
四、掌握技巧
教師要教給學生聽的技巧,如要求學生在聽材料時邊聽邊做一些筆記,記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時間、年代、數字等信息,以便在答題時參考。
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能訓練,提醒學生抓住文章開頭與結尾的句子,想方設法捕捉主題和關鍵句,并要求學生在瀏覽測試題的共選答案時,從中預測聽力材料可能的內容與體裁,對于一些含蓄的問題,鼓勵學生去想象,憑經驗去理解、猜測、推理。
五、潛移默化
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首先要利用課堂這一主渠道,教師要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改變用漢語講英語的教法,借用實物、圖片、簡筆畫以及多媒體等,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課堂英語氛圍。
教師要優化心理環境,消除學生在聽力課時因緊張、壓抑而產生的害怕、沮喪、煩躁不安的心理因素。教師上課時一定要面帶微笑,盡可能將更多的幽默帶入課堂,創造一種輕松、和諧氣氛。
教師可應用多種視聽方法及手段,激發學生聽的動機,同時,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與聽力有關的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趣聞等,激發學生聽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六、強化訓練
為解決學生自身發音不準的問題,掃除讀音及語速的障礙,教師可在不影響正常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系統地復習國際音標,重點是元音及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及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辨別單詞中的長短元音、輔音連綴,辨認語流中的重音、弱音、連音的語調的技巧與方法。
做配套上的英語聽力檢測題是訓練學生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每單元都有一項聽力訓練,該練習要隨堂及時進行,以檢測和提高學生的聽力,每學完一個單元,教師對于英語同步聽力教材中的聽力配套及時處理,是提高學生聽力的有效途徑。
七、情感激勵
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既注重“認知過程”的教育,又應當注意“情感過程”的陶冶。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和聽力動機,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聽力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朝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前進。
要學生學好英語營造愉快的英語聽力學習氛圍、適宜的土壤,使學生在愉快安全的環境中學習以最佳的心境學好英語。
教師的評價、批語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也是巨大的,學生往往從教師的評價、批語中,意識到自我的價值及成就感,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根本。
總之,聽力理解是英語學習的各種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運用恰當有效的方式進行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聽音習慣,掌握正確的聽力方法,運用熟練的聽力技巧,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