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葉
摘 要:隨著當今教育的改革,體育教育已成為發展大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部分,各學校開展體育課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目的是從傳統的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知識、技術和技能轉向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是否更喜歡上體育課?通過對沈陽城市學院學生對體育課態度和行為的調查來發現這一問題,為完善和促進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學生;體育課;態度;調查分析
本文以沈陽城市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采取問卷、訪談調查的形式對體育課中各項體育活動的動機、興趣、行為及對體育課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
一、對該校學生體育意識的調查
1.對該校學生參加體育課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進行調查
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80%的學生喜歡體育鍛煉,并且能夠充分意識到體育對增進健康的重要作用。大多數學生認為入學以來對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增強了,69%的學生在入學后對體育課感興趣。這也說明學生進入大學以來,由于體育活動的豐富多彩并給人以快樂、享受的因素。有13%的學生表示畢業后會堅持體育鍛煉。這說明學生的體育意識較差。學校體育教育最終要與終身體育接軌,這也是學校體育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培養現代化人才的目標。因此,我們務必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興趣和能力,弘揚體育思想。
2.對該校學生體育課態度的調查
在調查內容中,60%的學生認為體育課重要,76%的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主要反映了該校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態度,同時也反映學生對體育課的認可程度較高。他們渴望從體育課上獲得健身的技能。76%被訪問者對體育課感興趣,不難看出這是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帶來的喜人現象,許多人主張學校體育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3.對該校學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原因的調查
在調查內容中,60%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因為感興趣,25%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娛樂,15%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為了健康。
4.對該校學生體育理論課滿意程度的調查
該校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滿意程度結果表明:滿意占31%,一般占42%,不滿意占27%。理論課在體育課中占有少部分學時,主要以體育實踐活動為主,那么上好體育理論課也不是很容易的。
二、對該校學生參加的體育形式的調查
1.對該校學生的體育行為進行調查。調查顯示,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和看比賽兩者皆有的占67%,對參加體育活動有經費支出的占82%,有87%的學生一周堅持兩次以上體育鍛煉。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一般也都喜歡觀看體育比賽,但也有少數人對體育的熱愛只是表現在喜歡觀看比賽、體育新聞,被訪問者中,82%的學生有體育活動支出,87%的學生一周堅持兩次以上體育鍛煉,這說明學生已經把體育活動當作日常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表明了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變被動體育為主動體育,變“要我練”為“我要練”的思想,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2.對該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間多少的調查。該校大多數學生每次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都在一小時以上,一般而言,不足30分鐘的體育鍛煉,很難使身體產生良好適應,即不容易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適宜的體育鍛煉將會促進肌肉力量、有氧能力、心臟功能以及肌體各種代謝的調節能力等改善或提高。
3.對該校學生喜歡參加的體育項目的調查。男生在喜歡的體育項目中乒乓球占42%,羽毛球占31%,籃球占25%;女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健美操占40%,乒乓球占35%,羽毛球占21%。乒乓球、羽毛球、籃球、健美操等運動項目在我國高校中開展得較普及,學生參加的積極性也較為高漲,這些項目尤其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
三、對該校學生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原因的調查
該校學生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主要分為主觀、客觀兩個因素。主觀因素表現在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身體素質不好,從而不喜歡上體育課,這也成為他們提高運動能力的一大障礙,改變學生這種心態,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減輕負擔,另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客觀因素表現在體育課中沒有自己喜歡的項目而不愿意上體育課,即使參加了體育活動,也難以體驗運動場帶來的樂趣,在教學內容上,多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在調查結果中學生對球類課期望最高,學校體育設施差、器材少是普遍問題,學校領導應充分重視體育課的重要性,增加體育方面資金投入等。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該校大部分學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而且能夠把上體育課當成一種興趣,但該校學生對體育理論課不是很滿意。
2.該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不僅是通過實踐,還表現在看比賽、體育新聞等方面;喜愛的體育項目也逐漸向趣味性、時尚性體育過渡,使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且運動時間較長。
3.該校學生對不喜歡體育課的最大因素是由于經濟條件、運動場地及運動場館影響了有些項目的設置及費用高等諸多因素制約著該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二)建議
1.國務院于1995年6月20日正式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指出:“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改善教學效果,達到既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使學生在娛樂和游戲中感受到競技運動的魅力。”這是當今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
2.合理安排體育教材,改進教學方法,有創新,樹立新的教師責任觀。體育器材和運動場地設施方面,學校有關部門應給予一定的投資,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健身環境,使其愉悅地參與健身和鍛煉。
3.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應適當為學生留出鍛煉時間。
參考文獻:
何淑娟,蔣凱,裴海弘.大學生體育現狀與需求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3(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