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君
摘 要 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對長春市高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現狀進行調查,通過分析發現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這幾個方面,參加體育活動主動性不高、參加體育活動方式不科學、參加體育活動時長不夠、參加體育活動項目種類較少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本文的研究對青少年體育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意義,為推動青少年體育活動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 青少年 體育活動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of Changchun Young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ctivities
WANG Tiejun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2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s, data statistics of Changchun C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by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 of Changchun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concentrated in these area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y initiative is not high,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unscientific way, long enough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compared species and les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studies on youth sports activ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sports activit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young people; sports activities; situation survey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長春市5所高中為研究對象,分別為長春第一中學、長春第五中學、長春實驗中學、長春省實驗中學、長春第六中學,每所學校隨機抽取60名學生,五所學校共隨機抽取300名學生為研究樣本,300名高中生中183名為男生、117名為女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需要,共查詢相關書籍和文獻若干,通過分析、總結、整理從中獲得啟發和理論支持,為本文撰寫提供參考意見。
1.2.2 問卷調查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長春市的5所高中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發放采取實地時發、及時收回的原則,問卷共發放3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98%。
1.2.3 數據統計法
對收回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在數據統計過程中主要運用Excel辦公數據統計軟件進行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分析
表1 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主動性統計表(N=300)
通過表1可以看出,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并不是很高,男生183人中,有126人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占總人數的68.85%,被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為57人,占總人數的31.15%,女生中的117人中,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為47人,占總人數的40.17%,被動參加的女生為70人,占總人數的59.82%,整體上來看,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為173人,占總人數的57.67%,被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為127人,占總人數的42.33%。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男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比例要高于女生,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女生天性溫和喜歡安靜,男生天性好動喜歡運動,但是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和被動參加活動人數基本持平。
2.2 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分析
表2 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方式統計表(N=300)
通過表2可以看出,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中,與同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為92人,占總人數的30.67%,獨自一人參與體育活動的人數為84人,占總人數的28%,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的人數為74人,占總人數的24.67%,其他方式和到俱樂部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分別為37人、13人,占總人數的12.33%和4.33%。整體上來看,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自己參加體育活動、學校組織參加體育活動為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方式,從而可以看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過于單一,沒有很多方式提供給學生選擇。
2.3 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長分析
表3 長春市青少年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長統計表(N=300)
通過表3可以看出,青少年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長,30分鐘以下的人數為164人,占總人數的54.67%,30分鐘以上的人數為73人,占總人數的24.33%,一小時以上的人數為48人,占總人數的16%,兩小時以上為15人,占總人數的5%。整體上來看,青少年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過少,學生鍛煉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總人數為63人,占總人數21%,一小時以下的人數為237人,占總人數的79%。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制定的“陽光體育運動”要求每天學生鍛煉一小時,但是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長并沒有達到規定。
2.4 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體育項目分析
表4 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項目統計表(N=300)
通過表4可以看出,在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項目看,參加籃球的人數為54人,占總人數的18%,參加足球的人數為62人,占總人數的20.67%,參加羽毛球的人數為45人,占總人數15%,參加健身操或舞蹈的人數為72人,占總人數的24%,參加排球的人數為10人,占總人數的3.33%,參加跑步的人數為33人,占總人數的11%,參加其他項目的人數為24人,占總人數的8%。整體上來看,選擇運動項目的排名分別為健身操或舞蹈、足球、籃球、羽毛球跑步、其他、排球。學生選擇體育活動項目主要集中在籃球、足球和健身操三個方面,籃球、足球體育活動主要以男生參加為主,健身操或舞蹈主要以女生參加為主,女生與男生先天和心理的差異造成了這種在選擇體育活動項目上的差別。
2.5 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分析
表5 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動機統計表(N=300)
通過表5可以看出,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在健身方面有127人,占總人數的42.33%,消遣娛樂方面人數為14人,占總人數的4.67%,達標方面為68人,占總人數的22.67%,學習負擔重放松方面為62人,占總人數的20.67%,人際交往方面為29人,占總人數的9.67%。整體來看多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健身、達標和放松自己,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明確,這樣可以抓住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更好的促進青少年體育活動的開展。
2.6 影響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
表6 影響長春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N=300)
通過表6可以看出,在影響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中,選擇文化課負擔過重人數為84人,占總人數的28%,選擇沒人組織的人數為77人,占總人數的25.67%,選擇缺少器材的人數為93人,占總人數的31%,選擇個人不想參加的人數為31人,占總人數的10.33%,其他原因為15人,占總人數的5%。整體來看,影響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為缺少器材、文化課負擔過重、沒人組織三個方面,需要加強完善體育活動所需要的器材設施,減少學生課業負擔,學校組建相關社團和活動,使學生能夠更加方便的參加到體育活動中來。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動和被動人數基本持平。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長過短,每天體育活動1小時以下的青少年達到79%,青少年體育活動時間過短,導致青少年逐漸失去對體育的興趣。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過于單一,主要集中在自己一個人玩或者和朋友玩,學校組織體育活動次數過少,同時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項目也有限,男生主要集中在籃球和足球、女生主要集中在健身操或舞蹈。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明確,在調查過程中,多數青少年主要動機是為了健康和緩解學習壓力,青少年的體育活動動機明確,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中,體育設施不健全、課業負擔和沒人組織為主要因素。
3.2 建議
學校和家長要充分調動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并且根據學生的興趣方向讓學生自己選擇。保證學生每天的鍛煉時間,認真貫徹國家關于“陽光體育運動”的政策,保證學生每天鍛煉在一小時以上。
社會、學校兩個方面要為學生提供多種的鍛煉項目,同時學校要加強組織體育活動的次數,學校以班為單位建立相關的興趣小組和社團,讓學生自己選著喜愛的運動項目。
加強完善相關體育設施建設,鼓勵學生自己帶體育器材,以及允許學校體育設施廣告植入,這樣緩解資金緊張的問題。學校和家長要轉變陳舊的“分數萬能”的觀念,以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放棄眼前利益,著眼長遠利益。
參考文獻
[1] 蓋小峰.南京市高中生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
[2] 王藝兵,尹立剛.怎么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與機會[J].青少年體育,2013(1).
[3] 朱海峰,張義峰.普通高中課外體育活動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4] 潘虹濤,萬健根.中學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3(12).
[5] 郝海路.高唐縣高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