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軍
摘 要:根據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形成的規律,思想政治課宜采用體驗式教學法,文章探討了體驗式教學活動的具體意義和初中政治教學實施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體驗式教學 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45-01
政治學科是一個獨特的學科,尤其是在初中教育階段的幾個學科中。政治學科擔任了很重要的教育任務。這門學科對學生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擔任著對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和一些社會常識的教育;第二個方面就是使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得到加強,因為政治學科是一門有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培養作用。而且這門學科把教學從書本引入到生活,社會,使學生可以切身的體會到書上的道理。目前我國的教育正在推行新課程,新課程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一些思維能力,把一些只可意會的東西作為了教學重點。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改變模式,用新的方法來寓教于樂。在學生的體驗中來進行教學,使書上所學能夠很快在現實中應用,這樣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入。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對學生情感,思想等方面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行為的養成大有裨益。所以這不僅是新課程的一個趨勢,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1 體驗式教學活動的具體意義
從字面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體驗式教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學生來親身體驗,把所有課堂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活動,社會實踐中來進行理解應用。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這種形式的活動,并且課程內容要向這方面進行轉變,多以活動的方式來教學。
(1)對于這種教學活動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學生在學校通過任何體驗所獲取的知識都屬于體驗式教學的課程內容。所以對學生來說,不僅可以通過課堂上的書本來直接學習,而且可以通過各個方面的體驗來學習豐富的教育性經驗。體驗式教學活動,不僅僅一定要走出課堂進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或者組隊進行各種活動。實際上在課堂上老師的態度,表情等都可以對學生的體驗產生影響。所以學生可以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表現來獲得豐富的體驗豐富自己的知識。
(2)體驗式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不局限于一個形式,可以使課堂活動,也可以是社會實踐或者是生活體驗。這種教學模式更關心的是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情感行為。目前對體驗式教學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作為指導,還是憑借一種經驗性的教學手法。
(3)對于體驗式教學,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顯得尤為關鍵,因為如果學生不積極,不深入進行體會,那么最后所得到的收獲會相差非常大。對這種模式,學生參與的越積極,最后收到的效果就會越好。
2 初中政治教學實施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1)親身體驗,理論聯系實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內容安排力求以學生為本,是基于對學生的生活需要設計的,很多內容涉及到學生自身的成長和道德建設。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理解知識,并學會用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如在講到《尊敬老師友愛同學》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好的朋友,講述和好朋友之間難忘的事,因為講述的是自己事,學生的參與熱情會很高。好朋友之間一定有許多真實感人的故事,在這樣的交流和回憶中,學生能最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友誼、友誼的重要性”,而教會學生互相友愛、珍惜友誼的教學目標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學校開設思想品德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個人品德和社會道德。品德、道德存在于人的身體和生活里,因此,品德和道德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而應是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教育內容。
(2)創設真實的情感體驗情景。
學生情感參與度和教學情境是影響教學活動成果的兩個重要因素。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體驗中產生的,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也需要情境的協調和配合。所以為提高體驗式教學成效,老師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創設教學內容需要的情境氛圍,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發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如同良好的舞臺氛圍需要借助音樂、布景等一樣,創設良好的體驗式課堂情境也需要借助直觀、充滿感情的影音、故事、小品等手段。培養學生與父母相處、溝通的能力和感恩能力,是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以《兩代人的對話》為例,老師在對這部分內容教學時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創設合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兩代人的對話》老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把相對父母說的話以書信的形式表達出來,并和家長溝通讓他們給孩子回信。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把父母給他們的信念出來,此時可以用《感恩的心》作為背景音樂渲染氣氛。父母的內心獨白,加上飽含深情的歌曲,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和說明,自然就能觸動學生內心敏感的神經。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樣的情境下他們能真切體會到父母的愛,體會到父母培育兒女的心酸和不易,自然會學會感恩和感激。
(3)重視課堂互動和交流。
事實證明調動學生情感的體驗式教學比單純依靠老師灌輸式教育和學生機械、刻板學習效果要好很多。從這個層面而言,重視課堂教學師生的雙向互動和交流,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是進行體驗式教學的前提。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在課堂上發揮主動作用,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沉浸在課堂學習中,實現教、學的有效互動。設置學生感興趣的互動話題,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能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交流,學生便會主動去收集和查閱資料,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討論課順利進行的前提是老師要在其中發揮引導作用,保證班上的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來;課堂互動時,老師不僅要給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還要對他們發言的內容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敢言會辯、能說會道、善說樂言,做到寓教于樂、討論學習,讓學生能從內心深處感知問題。
總之,體驗式教學法對教師有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功底,還要有一定的現場活動的組織管理能力。要保證體驗式教學順利開展,關鍵在于老師要做到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給學生提供展示平臺,了解學生意見,欣賞學生觀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營造出身臨其境、事實有據的教學氛圍,擺脫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一貫認知感覺。
參考文獻
[1] 陶小模,陶茂榮.對思想政治課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3):157-158.
[2] 徐斌.讓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健康成長[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11):15-18.
[3] 楊春.增強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