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麗
摘 要:排球是深受技校生喜愛的一項球類運動。但隨著技校農村生源的逐漸增多,如何在短時間內培養提高他們的排球技戰術意識,成為技校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針對學生實際開展排球教學的實踐,探討技校生排球技戰術意識培養的方法。
關鍵詞:技校生 排球技戰術 培養
目前,在許多技工院校的體育課程中,排球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許多技校生都十分喜愛這項運動,對他們來說,排球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發育、成長,還能在運動中培養拼搏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為今后走向社會,走進企業奠定堅實的身體與心理基礎。但由于許多技校生沒有掌握排球運動技巧和方法,缺乏正確的排球技戰術意識,極大地影響了技校排球運動的普及和排球比賽的開展。因此,技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培養學生正確的技戰術意識十分重要。
一、學情分析
隨著國家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許多職業院校都出現了學生人數快速增加,但生源素質越來越差的現象。從筆者學院近幾年的招生情況來看,當前高中、大學擴招,錄取分數線逐年下降,越來越多的城市、廠礦學生進入高中、大學,而進入技校學習的學生來自偏遠山區、農村的比例越來越高。受我國義務教育發展不平衡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貧困山區、農村學生的基礎素質遠遠落后于廠礦、城市學生,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的不斷增加,更加劇了農村學生素質教育的不足。筆者曾經對學院2010級~2013級學生分別進行過問卷調查,調查表明,60%的農村學生未完成正規義務教育,尤其是初三年級,許多初中學校為保升學率,將所有教學資源集中于幾個重點班,而對于差生則放任自流;“留守兒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他們性格內向、孤僻,不愛運動;還有30%的農村學生之前從未接觸過排球運動,甚至有的只在電視上看過排球比賽,還有不少學生也只是在初中學過一些簡單的排球基本技術,這些都對學校排球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針對學生的具體狀況組織開展排球教學,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掌握排球技戰術意識,尤為重要。
二、教學準備
以往筆者學院的體育教學都是沿用中學教學模式,教師示范,學生“照葫蘆畫瓢”,完成基本動作,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筆者在排球教學中嘗試從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入手,在開學第一課,不是直接把學生帶到排球場,而是將他們帶進多媒體教室,讓他們觀看中國女排勇奪奧運會、世錦賽冠軍的決賽錄像,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排球運動的極大魅力,以及中國女排在這項運動中表現出來的拼搏向上的女排精神,激發學生對于排球運動的熱情,培養學生不怕困難、不怕挑戰的拼搏、奉獻精神。
三、技戰術意識的培養
排球技戰術意識的培養首先必須建立在排球基本技術掌握的基礎上,包括準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對于技校生來說,應首先學習準備姿勢和移動,熟練掌握各種移動步法。然后學習傳球、墊球技術,再學習發球技術,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比賽。在此基礎上學習扣球、攔球技術,便可組織簡單的進攻和防守戰術。在教學中,必須從糾正學生的動作細節入手,切忌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在“陣容配備”環節,學生掌握排球基本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可采用“4-2”配備,即安排4個進攻隊員,2個二傳隊員;4個進攻隊員又分為2個主攻、2個副攻隊員;二傳、主攻、副攻各成對站立。或“3-3”配備,即一個扣手間隔一個傳球隊員,這樣在任何輪次上前后排都保持1個或2個傳球手和扣球手,便于組織“插上一兩次球”戰術,也便于轉為“中、邊一二”的進攻戰術。在人員安排上可實行男、女生混搭的方式;在“交換位置”這個環節,采用前排隊員之間的換位或.后排隊員的換位,把善于防守的男生換到防守任務的區域上,二傳隊員換到易于行進間插上1號或6號位置上。在“信號聯系”這個環節,則偏重于語言聯系,就是用語言直接進行聯系,其中可將戰術編成代號,也可真假反用,真假結合。在“自由防守隊員的運用”這個環節,教師可自己直接上場充當這一角色,或安排一名排球基本技術較好的學生上場。在“個人戰術”部分,考慮到技校生普遍正處于身體發育期,男生身高偏矮,因此將重點放在“發球個人戰術”“一傳個人戰術”“二傳個人戰術”的培養上。而在“扣球個人戰術”“攔網個人戰術”的培養中這要降低訓練的難度,避免學生出現不必要的身體傷害。在學生掌握了以上基本戰術思想后,再逐步開展“接發球及其進攻戰術”意識的訓練,這樣層次推進,從易到難,就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