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摘 要:隨著語言環境日漸國際化的發展,英語聽說在英語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占有了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在高職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聽說教學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文化背景的不同和高職學生本身的英語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聽說訓練中產生重重困難,這就要求我們高職英語教師需要針對社會需求和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自身的特征將跨文化意識貫穿于教材和聽說教學當中去,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針對高職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現狀,探索在聽說教學中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際方法,并提出如何培養高職學生提高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關鍵詞:聽說教學 跨文化交際 高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c)-0178-01
1 高職英語聽說教學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現狀
1.1 教學內容和方式缺乏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入
英語語言教學的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實際跨文化交際能力,高校英語的教學目標則是讓學生在掌握一些語言用法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跨文化英語交際能力。而在當前的高職英語聽說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普遍將英語教學的內容重點用在對學生的英語詞匯和語法上,加強了高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認識和了解,缺乏培養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認識,使得很多高職學生在學習完幾個學期的英語課程之后,而對英語國家的習俗與文化一無所知,對英美文化的價值觀知識甚少,這從根本上制約了學生真正掌握英語聽說能力甚至整體英語學習的提高。
同時,在高職英語聽說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上,大部分教師選擇把英語對話和課文的音頻通過多媒體工具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進行模仿和熟悉,把“聽”作為課堂的主要活動,單純的旨在提高學生做聽力題目的能力,從而忽略了英語跨文化交際最重要的“說”的環節。這樣一來,學生只能學到沒有實際交際作用的“啞巴英語”,從而沒有辦法掌握英語語言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1.2 高職學生本身英語學習能力的差異和基礎的薄弱
在高職的生源方面,學生普遍的學習能力和基礎比本科學生薄弱。就英語學習來講,高職院校的學生的高考成績普遍偏低,特別是對于理工科的學生而言,英語基礎比較薄弱,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都整體偏差。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方法欠佳并且沒有高效的自學能力。從而使得有的學生很少有甚至沒有對英語學習的動機。在聽說課堂上,單純的聽力灌輸式教學和語法詞匯的教授只會讓這些學生對英語產生厭煩和枯燥感,從而在真正掌握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路上越來越遠。
1.3 高職教育的應試考核方式淡化了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聽說課堂上的功能
現有的高職教育在英語方面對學生的考核除了平時的期末考核外,還有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在高職英語聽說課堂上,為了使學生順利通過考試,很多教師會選擇大幅度的訓練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但這種從應試角度出發的教學活動過分強調傳授知識和技能,強調知識的熟練程度,采取過度學習,過度訓練的手段,把學習局限在課本知識范圍內,導致英語教育中的語言文化知識和跨文化知識獨立開來。
2 高職英語聽說課堂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關系
不同的語言會反映不同的道德觀念、社會生活以及行為準則,對于學習英語語言的非母語國家的學生來說,只有基本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如風俗、法律、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知識才能幫助學生真正領悟到英語語言的實質。而在英語教學,特別是聽說教學中,學生獲取英語知識所學習的文字、音頻等各種材料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研究統計,“聽”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占45%,“說”占30%,“讀”占16%,而“寫”只占區區的9%。由此可以看出,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聽”和“說”是整個交際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所以,在聽說課堂上給學生教授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既實用,又容易出效果。
并且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課堂往往分為聽說和讀寫兩模塊。對于基礎薄弱、自學能力較低的高職學生而言,在聽說課堂上接受音頻、視頻、對話等方式的英語教學的興趣遠要比在課堂上單純的接受語法和詞匯知識濃得多。用眼睛和耳朵真實感受到英語的教學活動如英文電影、英文歌曲等情節精彩,題材豐富,畫面逼真,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內容,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官,滿足他們對新鮮、時尚的文化了解的需求。因此,在聽說課堂上進行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教授更能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掌握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3 運用英語聽說課堂提高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水平
3.1 選取合適的聽說資源,輔助教材內容,實施跨文化交際能力教育
聽說資源屬于課程資源的一種,但課程資源不僅僅只是狹義的教材,它可以包括文字書籍、音像、網絡甚至人物資源等。在聽說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選擇適當的聽說資源,將資源中所涵蓋的文化知識由淺入深,有普遍到特殊,逐步地向學生進行講解和介紹。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整合了各種教學資源后進行補充,采用文化多維輸入的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文化視覺更直觀的獲得跨文化知識,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去發現和開發可利用的聽說資源,并努力優化資源,有創造性的自由發揮,調動學生學習跨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洗手、利用和掌握英語跨文化交際知識。
3.2 不斷訓練學生的實際英語聽說能力
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聽”和“說”是真正使得學生得到實踐語用能力的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訓練學生除詞匯、語法以外實際的聽說能力,同時結合跨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內容,以“聽”和“說”這種更直觀的方式讓高職學生接受多種多樣的跨文化交際知識。
3.3 多途徑加強學生跨文化思維的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相比較,中國文化不僅有它自己獨特的傳統語言魅力,又大大地有著和其他西方文化不同的方方面面。所以,東西方人的語言思維習慣不同會使得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出現文化沖突,產生對語言學習的困擾,從而影響跨文化交際。這就要求我們在高職英語的聽說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去改變學生舊有的中式思維模式,準確把握英語的思維出發點和語言習慣,從而解決聽說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學習的主要問題。
總之,高職的英語教育主要就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合理并創造性的利用教學資源,使得學生成為真正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英語使用者。
參考文獻
[1] 張靜波.論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5).
[2] 張弘.淺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J].科技信息,2009(33):168,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