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慶霞++何穎子++張云艷
摘 要:高等數學是各高等學校必修的基礎課程,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與存在的弊端,因此對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就高等數學課程分層教學做出了以下分析。
關鍵詞:高等數學 分層教學 實踐 體會
中圖分類號:O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176-01
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已經成為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 而高等數學作為全國各高等學校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課程基礎性強,涉及學生人數眾多,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并且由于學生個體素質參差不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嚴重不滿足人才培養要求的現狀,從而給高等數學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因此,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應運而生。
1 分層教學的概念
分層教學又叫分級教學、差異教學、分類推進教學等,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同一門課程的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它的最終目標就是營建一種使學生積極學習,使教師輕松教學的良好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自充分發展自己的優勢空間,實現發展,是各層次的學生共同進步的有效措施,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有效方法。
2 分層教學的主要模式
2.1 按高考成績分層模式
根據學生高考數學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班適合基礎好、思維敏捷的優秀學生,B班適合基礎中等一般的學生,C班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
2.2 按專業分層模式
根據院系、專業不同將高等數學教學分為四個模塊:將物理、電子、控制等專業歸為A類課程;將化學、生物等專業歸為B類課程;將經濟、管理等專業歸為C類課程;最后將文科類的專業歸為D類課程。
3 分層教學的原則及優越性
分層教學是一種提高教學質量,克服授課弊端的有效教學方法,但同時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個教學原則來減少或消除這些消極的影響。一是可接受性原則,巴班斯基提出:“可接受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學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的可能性,使它們在智力上、體力上、精神上都不會感到負擔過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各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方法、接受能力等實際情況,充分、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情況。二是遞進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發展,多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使低層次學生不斷上躍臺階,不斷向高層次邁進。三是主體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學生為主、教師為導,分層教學為主線,以學生能力提高為最終目的”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從而提高分層教學的質量。四是激勵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為各層次的學生創造各種嘗試、探索、發展的條件和機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堅持激勵和表揚,并在期末給出相應合理的考核評價。
分層教學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有利于學生整體的提高,使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學有所成,增加學習的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二,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事先針對各層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聯系,使得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優化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同時,教師在備課時能做到事先顧及各層次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第三,有利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各層次學生的教學,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
4 分層教學存在的問題
分層教學雖然有較多的優點,但它也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分層教學要解決分層的辦法。分層教學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確定學生的素質和水平。目前,對學生的分層主要依據高考數學的結果及專業需求,但考察的內容、難易程度及考查的結果等,是否科學、客觀,有沒有參考價值,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分層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發展中柔性銜接,使學生從分層開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動力、有了希望。第二,分層教學的動態管理。動態管理是對教務管理系統的挑戰,在動態管理中,不穩定因素會增大,管理的范圍會拓寬,這就要求管理者、任課教師,“教書育人”盡到責任。新的分層管理中加入了動態調控,將淘汰制變成了自我選擇制。第三,分層教學會增加學生的思想負擔。分層對學生的心理沖擊表現為“自卑”。可見,做好學生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分層教學的試驗之前一定要客觀地宣傳其有利的一面,同時提醒學生做好思想準備。分層應以學生能否取得進步為判斷得失的標準。第四,分層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層教學下教師不能再拿一個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關心他們的進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5 結語
分層教學符合學生的愿望,首先,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自尊、自信,端正了學習態度。其次,也融洽了師生的關系,減少學了厭學、教師厭教的現象,同時也減低了不及格率,解決了高校高等數學教學的一大難題。
參考文獻
[1] 劉光勝.獨立學院定位與運行機制的建立[J].教育論壇,2009(4):140.
[2] 劉元駿.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與實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3(4):10-12.
[3] 廖紅陽,李旭榮.分級教學引發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5(1):61-65.
[4] 武海霞.高等數學分級教學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