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煊
【摘要】目的:為了進一步了解顱腦外傷后顱腦影像表現對患者的診斷影響。方法:將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顱腦外科住院治療的患者4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顱腦外傷患者出現顱腦出血好發部位、發生率及血腫類型,分析年齡對患者的影響情況,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理指標并對其指標進行分析總結。結果:在所有患者CT掃描結果中,20-30歲組患者出現量最多,不管年齡大小,出現血腫的可能性較大,出血部位主要出現在額葉、眶底、顳葉。從研究結果來看,入院及時在第一時間進行CT掃描,并進行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后遺癥較輕。另外在年齡差異上,顱腦外傷常見于年輕人,老年人較少出現顱腦損傷,但老年人一旦出現顱腦外傷,后果則較為嚴重,且不易治愈,并發癥多。結論:由于顱腦外傷的特殊性,建議掃描CT的時間越早越好,且發現出血、血腫的情況較為常見,因此臨床上應多加注意。
【關鍵詞】 顱腦外傷、影像、診斷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79-01
顱腦是組成人類生活運動的部分,任何的行為反應都由顱內中樞控制,若收到外界的刺激或暴力后其后果輕則頭皮外傷重則思維、感覺甚至運動障礙。而顱腦外傷則是在外界突然間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頭部造成的損傷,由于其損傷的特殊性,根據其損傷部位是否與外界相通而分為開放性顱腦外傷和閉合性顱腦外傷。若出現閉合性顱腦外傷,病情不易掌握、且多變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本文針對顱腦外傷46例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分析顱腦外傷患者的影像診斷,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顱腦外科住院治療的患者4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在20-30歲之間24例,年齡在31-50歲之間21例,大于等于51歲1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腦血管、肝腎功能障礙等疾病。所有患者在出現顱腦外傷前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入院的顱腦外傷患者在第一時間進行螺旋CT掃描,對其CT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分析是否有顱內出血、部位及其血腫大小,并制定治療計劃。
1.3評價標準
觀察所有患者出血情況,部位是否明確,及血腫大小,分析患者入院時間及掃描CT的時機對患者的影響。另外分析年齡對患者的治療及愈合是否有影響。
1.4統計學處理
將獲得的資料分析整理,運用SPSS11.0的統計學軟件處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當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所有患者顱腦外傷后出血、血腫及部位情況
在所有患者CT掃描結果中,20-30歲組患者出現量最多,不管年齡大小,出現血腫的可能性較大,出血部位主要出現在額葉、眶底、顳葉。結果見表1:
表1所有患者顱腦外傷后出血、血腫及部位情況對比分析
組別 例數 出血量(ml) 是否有血腫 部位20-30歲 24 25±0.3 有 額葉、眶底31-50歲 21 12±0.2 有 額葉、顳葉大于等于51歲 1 10±0.4 有 額葉2.2入院進行CT掃描時間對患者的影響
所有患者由于出現顱腦外傷的情況不一,從發生起到入院時及入院時患者情況等各種因素影響,但從研究結果來看,入院及時在第一時間進行CT掃描,并進行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后遺癥較輕。另外在年齡差異上,顱腦外傷常見于年輕人,老年人較少出現顱腦損傷,但老年人一旦出現顱腦外傷,后果則較為嚴重,且不易治愈,并發癥多。
3討論
顱腦外傷患者多為急診外科由于車禍而導致入院治療,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車輛數量的增加導致顱腦外傷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在分析大量的研究數據后發現在出現顱腦外傷后因為繼發性腦缺血、出血或者水腫而導致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的患者大概高達34%~65%,這說明顱腦外傷患者的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價值,而且由于進展性加重,不僅加重患者自身痛苦,在治療過程中難度大大增加,治療后并發癥較多。本位對46例不同年齡段顱腦外傷患者進行研究在第一時間內進行CT掃描。發現20-30歲組患者最多,也就是說在此年齡段顱腦外傷發生率較高,應多加注意,且此年齡段患者出血量最多,可能此年齡患者處于較年輕階段血液供應豐富,在是否出現血腫方面不管年齡大小,出現血腫的可能性較大,出血部位主要出現在額葉、眶底、顳葉。此外從研究結果來看,入院及時在第一時間進行CT掃描,并進行治療的患者療效明顯,后遺癥較輕。另外在年齡差異上,顱腦外傷常見于年輕人,老年人較少出現顱腦損傷,但老年人一旦出現顱腦外傷,后果則較為嚴重,且不易治愈,并發癥多。
綜上所述,首先對入院的顱腦外傷患者應在第一時間進行CT掃描,一方面對患病情況進展有所掌握,盡早實施對患者的治療,不僅減輕治療難度,且增加治療效果,在CT掃描結果方面重點觀察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出現血腫,對患者患病情況越明確對患者越有利,因此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是相當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