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鳳
摘 要:親子閱讀,是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孩子身心成長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使其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補充,不僅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閱讀學習的情感體驗。
關鍵詞:親子閱讀;閱讀情境;輔導方式
所謂親子閱讀,指的就是借助書籍這一現實載體,使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閱讀的過程,它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親子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相伴成長。作為一種潮流的閱讀方式,親子閱讀能為父母和孩子創造更多共處交流的機會,通過分享讀書過程中的感動和樂趣,給孩子智慧、希望和勇氣,借助親子閱讀,向幼兒傳達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遞社會的正能量。
一、親子閱讀現狀
經調查研究發現,九成以上的年輕家長認為親子閱讀只適用于幼兒,當孩子進入校園學習后,就應該鼓勵孩子自主閱讀,否則極易形成依賴家長閱讀的不良習慣。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孩子從幼兒園畢業后,大部分家庭的親子閱讀也隨之戛然而止。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許多家長自身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受升學壓力影響,部分家長認為閱讀教材之外的書籍純屬浪費時間,更加關注孩子在校各學科的學習成績和特長技能訓練。
二、強化親子閱讀輔導的有效途徑
1.根據幼兒認知情況,選擇性地推薦書籍
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是幼兒閱讀的延續,將親子閱讀引入輔導教學,對幼兒小學語文學習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相比于家長,教師更了解幼兒的認知情況,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個體特點,積極為家長推薦親子閱讀書籍,在書籍的選擇上,突出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訓練,注意閱讀內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2.創設閱讀情境,創新閱讀輔導方式
鑒于幼兒心理智力特點,在進行親子閱讀輔導教學時,應注意講究閱讀策略,積極創設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將孩子帶入到書籍所描述的世界中去,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家長應想方設法創新閱讀輔導方式,提高閱讀質量。
為響應新課標要求,倡導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然而,就目前形勢來看,國內多數家長在親子閱讀的認識上存在誤區,影響了其作為小學語文閱讀輔導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許敏燕.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構想[J].課外語文,2013(14).
(作者單位 云南省文山市第二小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