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峰
【摘要】生態的信息技術課堂要有良好的氛圍,信息技術課堂的氛圍應該是活躍的。師與生間的教學也是人與人之間靈魂的交流,這種交流具有交互性。
【關鍵詞】生態 綠色 信息技術課堂
“綠色課堂”就是一種強調以生為本,注重民主,追求生態和諧的教育。綠色課堂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藝術。
一、“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氛圍的營造
生態的信息技術課堂要有良好的氛圍,這是一個長期熏陶的結果,是一種自然的氛圍,它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種自然性,不再是教師高高在上宣講,學生在下面死記硬背的課堂。
課堂是師生活動的生態環境,課堂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創設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教學情境。信息技術教育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將日常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的資源,將學生日常生活經驗上升為要學習的知識,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通過學生的實踐,學生的差異和資源就會逐漸顯著,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差異,盡可能全面地把握學生的活動情況,努力搜集和捕捉學生中生成的有用資源和問題資源,呈現和利用各種資源構建生成的有情境的課堂。
創建一種有利于學生自然探索體驗過程的課堂氛圍,應該是在教師的寬松的教學設計下,學生自己發揮能動性,對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索、體驗,最終得到解決,這才是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精華的體現。
二、“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精心的設計
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就是老師在課前精心準備,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操作,學生在下面觀摩,接著沿著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堂課下來,東西是學了不少,但這有一個明顯的缺點:缺少了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過程,他們根本沒有自己學習軟件的經歷和體驗,長久形成的習慣是老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做學。
而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發揮空間,但課堂上由于學生的技能程度差異很大,有些同學完成很快,有些則比較慢,往往會出現有的吃飽,有的剛好,有的則不夠。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就要在課前精心備作業,讓學生做到各有所得,作業要進行分層,分ABC三個等第,讓他們自由挑著做。當然那些快的同學,我們大可請他們當“小老師”,一般來說,這樣的學生大多愿意接受這個任務,當他們幫助同學完成任務時,也是再次操作了一遍,而其他同學也會通過同學的演示,對知識加深了了解。
三、“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師生的交流
師與生間的教學也是人與人之間靈魂的交流,這種交流具有交互性。從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多年來,往往感到一屆不如一屆,主要是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不像原來那樣激情,由于他們家里都有了電腦,所以他們學習的渠道不再局限于課堂。他們不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偷偷地在下面玩游戲。而教師在授課時,常常會利用教學軟件進行廣播教學,這樣過分地控制了學生的上機,他們會不知不覺中產生逆反心理,產生對抗情緒,整個課堂氣氛將非常沉悶,這種安靜的課堂不是正常的。
四、“綠色”的信息技術課堂——師生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評價要具有鼓勵性、指導性。評價才能在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的不斷推新。“綠色評價”漸漸被教師和學生所賞識。它不但具有鼓勵性、指導性,而且能使教師走近學生的生活空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綠色”充滿著生機,孕育著希望。“綠色食品”是人們生活中所向往的,而“綠色評價”是教師給學生捧上的美餐,共同分享成功的甘甜。短短的一句“你真棒!”“你能行!”……道出了教師對學生成功的認可,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你看這道題,這樣想行不行?”“你答得對!但補充這個內容,就更漂亮了。”……無聲的交流,有情的溝通,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夯實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打造綠色教育特色校園文化,打造綠色信息技術課堂,這不僅是學校發展的過程,更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過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教室充盈民主的氣息;把創造還給師生,讓課堂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發展還給師生,讓課堂成為成長的家園。綠色生態課堂,就是這樣一種尊重學生,發揮學生強勢的課堂。
參考文獻:
[1]蘇曉華.活力無限的綠色生態課堂——淺談初中英語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2).
[2]殷義國.“綠色課堂”:學生精神生長的家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2).
[3]向文國.采取多種手段,打造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