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棟華
【摘要】調整《電子測量與裝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好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現在職業教育的發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我們的教學應適應職業教育形勢的變化,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之適應社會對新世紀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調幅收音機的制作在電子測量與裝配中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它不是遵循傳統的教學而是采用項目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在產品制作的過程中收獲知識,讓學生有事情可做,可以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調幅收音機 組裝 調試 項目教學 合作探究
我校整體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逐步試驗“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多年。學校領導對專業課課改也高度重視,先后安排骨干教師參加省內外的培訓,到企業參觀學習;給每個教室配備了電腦和多媒體投影;為每個專業開設了不同的實驗室并備齊了實驗設備。雖說傳統教學模式嚴謹,有規律可循,但教師們都體會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嚴重阻礙了現代教育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開設電子裝配這類實踐課時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電子測量與裝配》也應適應時代的需要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不斷探索電子裝配課堂的教學改革方法。
教學用的套件為6V的超外差式調幅收音機,具有安裝調試方便,工作穩定,聲音洪亮等優點,在套件的組裝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學習電子技術知識,還可以掌握電子裝配的工藝規范和調試技術,一舉多得,在這個課程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
一、項目教學法的特色
1.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2.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能力。
3.重視小組合作。
二、教學法的實施目的
1.項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收音機項目的組裝,讓學生把分散的各知識點綜合起來,應用于實際操作中。
2.讓學生從初識——實踐——理論——實踐——知識的升華,使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3.縮短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
三、教學流程安排
四、教學內容實施
學生拿到收音機套件通常十分興奮,非常渴望將它變成一個完整的收音機,可以進行收臺視聽廣播,這個時候沒有教師布置的任務和約束,學生都會盡力完成,項目課實施主要以學生自主操作為主,教師巡回指導和個別輔導,遇到有共性的問題與大家一起討論。
具體實施步驟:
看一看:調幅收音機的使用演示
教師將事先安裝好的調幅收音機安裝電池,打開電源開關,調整雙聯電容器和音量電位器,接受電臺廣播信號,讓學生試聽收音效果和收臺情況,關機后,打開收音機后殼,觀察收音機內容結構。
辨一辨:熟悉收音機圖紙
識讀收音機原理圖,了解各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在整機調試的故障分析中的作用。
輸入原理:輸入電路從天線感應信號中選出某一高頻調幅廣播信號,送入變頻器與本機振蕩信號混頻,產生一個調制內容相同的中頻調幅信號,經中頻放大器放大后,由檢波器解調出音頻信號,經低放和功放,送給揚聲器發生聲音。
認一認:清點元器件
1.根據清單,識別各類元件;2.清點結束后上報缺損元件。
測一測:元件測量
1.電阻:色環讀數、萬用表測量;2.二極管好壞判斷;3.三極管引腳判別;4.電容容量測量;5.電磁條的引腳判別。
聽一聽:安裝工藝規范
1.將清點完的元件分類擺放,將電阻等各類元件進行標注;2.本次安裝的電路板比較擁擠,焊點不能過大,以免引起搭焊; 3.安裝元件基本以立式安裝為主。
做一做:安裝電路
參考收音機圖紙,進行收音機組裝。
收音機整機調試包括靜態調試和動態調試,靜態調試也稱通電前檢查,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收音機元件裝錯或元器件不良在通電時引起整機總電流太大而將電池耗盡或將元件損壞。
五、教學成品驗收
收音機組裝調試完畢,整個裝配過程基本結束,教師對本次組裝的電子產品收音機進行驗收,并且對此次項目進行實際操作的評價反饋,通過任務點評教師了解學生本次項目課的掌握程度,同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成就感,體會成功后的喜悅,也體現了整個項目的完整性。最后,教師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寫小結,學生對本收音機的安裝所反映的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