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占利
【摘要】班級是學校組織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學生要成為社會人的一切基本素養都要在班級這個集體生活中得以鍛煉和提升。“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沒有一整套完備的制度保障是很難長治久安的。如何讓一個集體快速步入正軌,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發展目標前行,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是必然的選擇,這是班主任接手一個班級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在班級制度建設方面也必須得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操作辦法保障我們的班級管理快速進入“快車道”。只有這樣才能帶出一個團結、上進、有戰斗力的團隊。
【關鍵詞】班級管理 制度建設 民主 法制
班級一詞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對班級授課制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論證,使它基本確定下來,這是人類進入近現代后順應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的教育手段。一位教師能同時教許多學生,擴大了單個教師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班集體中學習,學生可與教師、同學進行多向交流,互相影響、互相啟發和互相促進,從而增加信息來源或教育影響源。班集體內的群體活動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學生互助友愛、公平競爭的態度和集體主義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學生其他一些健康的個性品質。
“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沒有一整套完備的制度保障是很難長治久安的。如何讓一個集體快速步入正軌,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發展目標前行,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是必然的選擇,這是班主任接手一個班級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下面就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體會拿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首先,制度初建階段——有法可依。制度建設是最好做也是最難做的一項工程。說它簡單是因為當班主任的往往都是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師,自己的案頭肯定都有成型的班級管理制度,拿來即用,甚至上網隨便搜搜非常全面,幾乎不用增減;說它難是因為當過多年班主任的都知道,制度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多多少少幾十種,用的上的也許只有十數條,其他的許多條款只能發揮一個功能,那就是我們的制度很全,顯得挺有內涵的。更令人頭痛的是學生并沒有因為班級有了那么多的制度而明顯減少了自己的不規行為,似乎制度就是貼在墻上是為了檢查的,如果做班主任的我們也有這樣的認識的話,那是相當可怕的。那么制度如何建設才更有效呢?我認為班級制度要把握一個關鍵,即“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原則,班級初建原始制度,應由班主任或有過班干部經歷的學生初步分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限期進行充分討論,然后召開主題班會,由分管班干部分組收集各自的討論結果,形成制度草稿。學生制定的一般都比較“細”“多”“嚴”,教師要想辦法適度刪減做個“好人”,然后再由全體學生討論、通過,形成適合本班實際的班級制度。這樣的制度是活的、最接地氣的,為下一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其次,制度實施階段——有法必依。因為有了扎實的第一步,班級的制度有了一定的學生情感基礎,所以在實施階段就比較容易進行。這一步的關鍵在于如何讓班級內每個成員都對照制度進行班級學習生活,共同維護班級良好的秩序。為此,班主任及班干部首先要對于班級制度進行詳細解讀說明,讓班級每一個成員明晰。制度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集體生活的行為準繩,涉及學習方面,如課堂、自習、“四清”落實、正式作業、家庭作業要求等;紀律方面,如課間、上操集會、上學放學、儀容儀表等;衛生方面,如值日生編排、保潔安排、教室布置等方面。班級中每一個成員要在平時的班級生活中對照班級制度進行自查,做到依法行事。其次,要讓每一個學生針對制度中的細節談出自己的認識,由他律逐步轉化為自律,每人寫一份決心書,開一次主題班會,辦一期墻報,渲染一下氣氛,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增強自律意識,便于每個人自覺遵守。
再次,制度管理階段——執法必嚴。班級制度制定得再嚴密、再合理,違反紀律的事件總會不期而遇的,為了保障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必須嚴格執法。為此必須做好四個工作:一是班主任要樹立“制度最大”的思想;二是班主任要維護班干部在班級的聲譽和權力;三是要高度重視違規行為的“第一次”執法教育,如果執行不好第一次,那么就有可能會有第二、第三次,甚至會印染一片,成了連鎖反應;四是要給違規學生提供“改過”和表現的機會。
最后,制度深化階段——違法必究。如上所述,學生違規違紀事件總會不期而遇,而學生一旦違反班級制度必須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是制度管理的根本保障。但是我們處理學生違規行為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即“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對于一般性違規行為我們完全可以按照班級制度照章執行,保障管理系統的有序運行,對于特殊學生或特殊事件則應該特事特辦。這就上升到了教育的藝術層面,不能只靠冷冰冰的制度管理。對于犯錯的學生在處理的時候要把握幾個關鍵點,即尊重、平等、善意、負責,給學生臺階下,這樣才不至于將關系弄僵問題擴大化,難以收場。
制度管理是高效管理的必然產物,在一段時期內是有其先進性的。但我們也明白制度管理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制度在對待教育人的問題上存在局限性和時效性,所以班主任在制度制定和執行過程中還要做到與時俱進。班主任可以一個月為期限進行修改、適當增減,以跟上班級的發展。
總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沒有定法,但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過程中一定要管理得法,只有這樣才能帶出一個團結、上進、有戰斗力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