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石振武
摘 要: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快速發展著,并逐漸成為了國家的支柱行業。在為反映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況,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的客觀要求下,建立一個完善的房地產預警系統勢在必行,它將是我國民生建設以及維護社會穩定,實現三步走戰略的關鍵一步。文章介紹了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含義、特點,預警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流程,以期為建立房地產預警系統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預警系統 含義和特征 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9-085-03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建設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短短60年里我們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需要350年才能達到的高度。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的發展是極其迅速的,它給國家發展創造的財富也是極其喜人的。可是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房地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集中表現在與國民經濟、與市場供求以及產業內部結構的不協調。為了給相關主管部門、企業決策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讓消費者理性購房,以保證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的發展,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統的體系來反映市場運行情況,并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因此城市房地產預警系統應運而生。本文將結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來介紹城市房地產預警系統,并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觀點。
二、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基本概念
1.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含義和特點。房地產預警系統顧名思義,是對房地產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進行預報的一個體系。通過分析所選取指標的變動情況,我們可以了解房地產的發展狀態、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情況、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的協調情況、房地產業內部結構的協調情況等,這些都是相關群體進行決策的科學依據。
房地產預警是從經濟預警發展而來的一個分支,因此它具有經濟預警的一些特性,比如系統性、參照性、層次性和相關性等特征。同時房地產預警扎根于房地產業這樣一個復雜的環境中,因而它萌生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復雜性。任何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經濟因素的變動都有可能會波及到房地產業,因此作為房地產業的報警器,房地產預警系統也是極為復雜的。
(2)多功能性。房地產預警系統由于采用預警方法的不同,能實現不同的功能,如預測房地產市場價格和房地產銷售量,反映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態,預測未來幾年趨勢等等。
(3)動態性。作為一個系統,只有不斷運動才能保持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生命力。處于系統中的各種人和事物也都處于不斷地變化之中,正如經濟在發展,城市在擴張,所以預警系統具有動態性。
(4)有限性。由于市場中有千千萬萬因素,而我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部分進行研究,這就注定了房地產預警系統不能盡善盡美,包羅萬象。它只能在有限條件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的功能。
2.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基本原則。
(1)實用性原則。房地產預警系統本身就是為了實現一定的功能而建立起來的,因此它必須建立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這樣一個具體的環境下,必須能滿足相關群體的特殊要求,充分發揮出自己存在的價值。
(2)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房地產市場中存在大量信息比如政策類的難以給予量化,因此我們應進行定性分析。而對于其他一些涉及到具體數據的信息為了精確合理,我們應該定量計算。所以對于房地產預警系統這樣一個復雜的多面體,只有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才能進行準確分析。
(3)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基于房地產預警理論建立起的預警系統是否準確合理,是否能對未來一段時間進行預測,這都得結合往期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才知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體現出預警系統的存在價值。
三、房地產預警系統的構成
1.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組成要素。房地產預警系統是通過科學嚴密的手段建立起來的一個精妙的體系,它具有六大組成要素,即警情、警源、警素、警兆、警限和警度。
警情,也叫警義。它是指預警時需要檢測和預報的內容。比如由于房地產業發展不符合長期規劃而出現的過冷或者過熱現象,與國民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內部產業結構失衡等現象。
警源,是指警情產生的根源。根據警情產生的緣由不同我們可以把警源分為三類,自然警源、外生警源和內生警源。自然警源主要是指自然環境方面的變化,外生警源是由于體制、政策和宏觀調控等措施引起的變化,內生警源是房地產業內部結構、市場變動情況等產生的。
警素,是指警源所包括的一個或多個影響警情變化的因素。
警兆,是指根據房地產預警目的以及分析警源的基礎之上對警素進一步深入歸納并提取的結果。它的本質是警素。
警限,警限一方面指警兆指標的變化范圍,另一方面是指通過一定方法將警兆綜合以后所形成的綜合指數。
警度,是指警情的程度。通過運用一定的方法對多個警兆指標進行綜合可以得到綜合預警指數和警限,再對其進行對比我們就得到了警情的警度。
2.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結構。結構決定了系統整體所能實現的功能,對于房地產系統來說分為兩部分結構。一部分是實現某個城市預警預報功能的子系統,它所包含的是房地產預警系統的橫向結構;另一部分是實現把各個子系統逐級聯網,層層匯總的系統,即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縱向結構。它們通過合縱連橫的方式編織成一個內容完整、功能強大的房地產預警系統。
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的橫向結構由三部分并列而成,分別是數據信息統計系統、市場動態監控系統和預警預報系統。數據信息統計系統包括房地產數據統計系統、城市房地產統計年鑒、房地產企業狀況系統、房地產價格指數系統和房屋租賃價格指數系統,它為預警系統提供所需的數據支持,是預警系統的基礎。市場動態監控系統包括土地價格監控系統、房地產需求監控系統、房地產供應監控系統和房地產價格監控系統,它起著對房地產業的實時情況進行及時反映的作用,是預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警預報系統包括警情指標系統、警兆指標系統、預警界限的確定系統、單指標預警系統和綜合指標預警系統,通過分析市場所反饋回來的數據能建立起一個精確的系統來實現預警預報的功能,因此是房地產預警系統的核心。房地產預警系統橫向結構如圖1所示。
房地產預警系統橫向結構是存在于某一個具體區域內的有能力完成該區域房地產預警功能的這樣一個子系統,它因受到不同地點區域條件因素的制約而具有相對封閉的特征。如果需要構建全國的房地產預警系統,我們需要把每個城市的預警系統先聯網到省一級,再將省一級的預警系統聯網于區域一級,進而將區域房地產預警系統連接組成全國的房地產預警系統,這樣也即組成了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縱向結構。房地產預警系統縱向結構見圖2。
3.房地產預警方法。根據預警機制的不同,預警方法也存在著區別,目前的預警方法主要是黑色預警方法、白色預警方法、紅色預警方法、黃色預警方法和綠色預警方法等。由于白色預警方法尚不成熟而綠色預警方法需要采用的遙感技術專業化水平也比較高,所以房地產業采用的預警方法主要是黑色預警方法、黃色預警方法和紅色預警方法三種。
黑色預警方法基于經濟周期循環理論,通過分析警素指標的時間序列循環波動特性及規律,來對警素未來的走勢作出預測。由于我國房地產業發展時間尚短,數據不多,并且沒有明顯的波動跡象,因此黑色預警方法在我國是不太實用的。
紅色預警方法是根據環境情況,結合決策者的經驗直覺以及專業知識給出的意見,對形勢作出一定的判斷,而采取相應措施的預警方法。顯然它是一種定性的研究方法,而我們需要的是更科學的方法為中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因此紅色預警方法也不是最優的選擇。
黃色預警方法是根據警兆的警級,預報警素的警度的預警方法,它是最基本的預警方法,主要包括三種預警方法:景氣指數預警方法、綜合預警方法和模型預警方法。景氣綜合指數預警方法和模型預警方法要求經濟環境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中,而我國經濟增速迅速,波動幅度也比較大,所以這兩種方法在我國不太適合。綜合預警方法是根據選取的指標計算出綜合指數,再通過分析綜合指數所處的判斷區間來分析房地產業狀況,它是目前最符合實際,也最常被采用的預警方法。
4.房地產預警系統運行流程。由于綜合預警方法是最常用也最實用的預警方法,所以以綜合預警方法的流程為例,展示房地產預警系統的運行流程,其流程具體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步驟:
(1)確定警情,即明確房地產預警系統所要監測的對象。
(2)尋找警源,根據警情找尋與之匹配的事務產生根源。
(3)確定警兆指標,在眾多警素之中選取最優代表性的指標,排除多余信息對分析所產生的干擾。
(4)確定警限。
(5)計算綜合預警指數。
(6)劃分警級。
(7)預報警度。
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
四、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常規應用
由于構建房地產預警系統的方法不同,其具體步驟以及最后能實現的功能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本文以最常用的也是最實用的綜合預警方法來說明在工作實踐中如何進行運用。
比如,我們將研究房地產業的發展是否正常合理作為房地產預警系統的總目標,那么接下來應該尋求表達這個目標狀況的指標。可以選擇反映房地產發展與國民經濟協調關系的指標、同市場協調關系的指標以及產業內部協調關系的指標。通過對初步選擇出的這些指標進行聚類分析并結合定性分析我們能確定出預警指標體系,體系按同國民經濟、市場關系和產業內部協調關系分三類。
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各類的權重以得到綜合指標計算公式。對各類指標分別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三個分別的綜合預警指標,進而求得總的綜合指標。在計算完分別的預警指標和總的預警指標后,采用正態分布的三倍標準差理論可以進行預警區間的劃分。
通過分析各年數據在不同區間上的時差分布情況,我們可以分析出房地產業的發展狀況如何。在得到綜合預警指數后還可以通過采用一次指數平滑模型來預測下一年的數據,即未來一年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
五、結論
本文介紹了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含義和基本特征,使它從一個抽象的概念到為大家所理解。通過介紹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基本原理,本文體現出了建立該系統的目的以及系統的建立方法。介紹系統的組成要素以及橫向和縱向結構,使讀者對該系統從概念上的認識層面上升到了熟悉結構的層面上,對將來使用或者改進改系統提供了一個鋪墊。本文還介紹了房地產預警的基本方法,并闡明當前最符合我國國情的是綜合預警方法,然后通過介紹綜合預警方法的運行流程,讓讀者知曉采用綜合預警方法的步驟。最后本文根據作者的經驗以及大量總結文獻的基礎之上,敘述了采用綜合預警方法的具體實施過程,以期給讀者的實際工作帶來啟發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張帥.房地產預警指標體系和預警方法研究綜述[J].中國市場,2013(44):68-69.
[2] 樊邦勇.房地產預警系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5.
[3] 鄭佳.房地產預警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8.12.
[4] 劉子鈺.基于綜合模擬的城市房地產預警系統構建與實證分析[D].湘潭大學,2012.6.
[5] 韓立達.我國房地產預警系統的基本特征及方法[J].燕山大學學報,2004(3)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作者簡介:劉揚,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房地產經濟與管理;石振武(通訊作者),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博士)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