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超
【摘要】 目的 分析總結危重癥手足口病的循環障礙特點及其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 分析總結其臨床治療效果及循壞障礙特點。結果 經治療, 19例患兒治愈, 7例好轉, 6例經搶救無效死亡。結論 危重癥手足病患兒病死的主要因素為循環功能衰竭;早期識別并進行適宜的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可有效降低患兒病死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關鍵詞】 危重癥手足口?。谎h障礙;治療
手足口病通常多發于5歲以下的兒童[1], 其主要是由于腸道病毒所致, 屬于可引起多個部位出現皰疹的傳染病, 部分患兒也可出現肺出血、腦干腦炎、心肌炎及肺水腫等并發癥, 病情嚴重者可導致患兒死亡。目前, 對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認識以得到提高, 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也轉變為循環衰竭, 因此為降低患兒病死率, 本文對危重癥手足口病循環障礙特點和治療進行探了分析討論,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 男24例, 女8例, 年齡6個月~5歲, 平均年齡為(1.2±0.6)歲, 其中, 3歲以下24例, 3歲及以上8例。32例患兒在入院之后, 全部進行糞便標本及咽拭標本的采集, 采用熒光探針PCR方法對其進行病原檢測, 其中, 7例其他腸道病毒, 4例Echo病毒, 3例CoxA16, 4例EV71, 14例未明確病原。32例患兒均符合衛生部(現衛計委)《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診斷標準。
1. 2 方法 收集32例患兒的臨床資料, 對其循環障礙的發生發展、相關實驗室檢查指標和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分析。32例患兒均進行綜合治療, 主要包括機械通氣、脫水降顱內壓、循環支持及大劑量丙球沖擊和小劑量激素等。
1. 3 療效評定標準 ①治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精神良好,無肢體抖動、驚跳及新鮮皮疹,且外周血白細胞低于12.0×109/L;②好轉:患兒神經系統癥狀(NSS)好轉,患兒精神胃納好轉、體溫持續24 h不超過37.5℃,且無嘔吐和驚跳發作;③死亡。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本組32例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呼吸心率增快及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其中心率為160~236次/min,平均持續時間為(42.5±11.2)h;25例為高血壓(127±15)/(82±13)mm Hg,持續時間平均為(15.3±3.4)h,全部病程(4.3±0.9)d。32例患兒均有應激性高血糖(17.7±9.5)mmol/L,同時患兒24 h尿量均>2 ml/(kg·h)。患兒具體治療情況見表1,表2。
3 討論
危重癥手足口病病情通常進展較快, 其風險較大且病死率較高, 在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之中, 大部分為EV71所導致[2]。本組結果顯示,32例患兒在入院時全部伴有呼吸心率增快、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及應激性高血糖,經對發生循環衰竭的患兒采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之后,患兒臨床治愈及好轉出院達到81.25%,由此可見恰當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可有效使患兒度過危險期,確?;純壕S持循環穩定,提高生存率。此外,6例死亡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循環障礙表現,即乳酸>3 mmol/L,CRT>3 s,四肢末梢涼。6例死亡病例在發生循環障礙后,平均(3.4±0.7)h進入低血壓期,其中,5例在入院時,均具有肺水腫表現,4例伴有心音搏動且心率快,在發生循環障礙后5.5 h左右出現心音低鈍及血壓下降直至心力衰竭。米力農首次使用劑量為50 μg/kg, 維持量為0.25~0.75 μg/(kg·min), 于心率快、心音搏動尚有力及血壓略微偏高時, 至小劑量開始應用米力農并逐漸調整使用劑量至停藥, 治療目標為患兒血壓維持正常。于血壓明顯升高時應用硝普鈉治療, 治療目標為將患兒血壓控制于正常略微偏高。于血壓偏低時采用多巴胺治療, 使用劑量為1.25~20 μg/(kg·min), 按照患兒血壓和心率等循環功能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于明顯低血壓時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 使用劑量為0.1~1 μg/(kg·min), 通常在采用強心升壓藥治療效果不佳時, 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替代治療, 比如多巴胺等藥物[3], 按照患兒血壓等循環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至停藥。
綜上所述, 危重癥手足病的治療過程中應進行早期識別, 同時采用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以提高患兒生存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陸國平, 朱啟镕.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癥手足口病診治中的一些思考.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244-248.
[2] 武潔, 成怡冰, 李志方, 等.腸道病毒71型重癥和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評價.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 249-254.
[3] 韓軍民.硝普鈉聯合米力農治療伴循環不良的危重癥手足口病臨床療效.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10):1554-1555.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總結危重癥手足口病的循環障礙特點及其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 分析總結其臨床治療效果及循壞障礙特點。結果 經治療, 19例患兒治愈, 7例好轉, 6例經搶救無效死亡。結論 危重癥手足病患兒病死的主要因素為循環功能衰竭;早期識別并進行適宜的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可有效降低患兒病死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關鍵詞】 危重癥手足口??;循環障礙;治療
手足口病通常多發于5歲以下的兒童[1], 其主要是由于腸道病毒所致, 屬于可引起多個部位出現皰疹的傳染病, 部分患兒也可出現肺出血、腦干腦炎、心肌炎及肺水腫等并發癥, 病情嚴重者可導致患兒死亡。目前, 對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認識以得到提高, 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也轉變為循環衰竭, 因此為降低患兒病死率, 本文對危重癥手足口病循環障礙特點和治療進行探了分析討論,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 男24例, 女8例, 年齡6個月~5歲, 平均年齡為(1.2±0.6)歲, 其中, 3歲以下24例, 3歲及以上8例。32例患兒在入院之后, 全部進行糞便標本及咽拭標本的采集, 采用熒光探針PCR方法對其進行病原檢測, 其中, 7例其他腸道病毒, 4例Echo病毒, 3例CoxA16, 4例EV71, 14例未明確病原。32例患兒均符合衛生部(現衛計委)《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診斷標準。
1. 2 方法 收集32例患兒的臨床資料, 對其循環障礙的發生發展、相關實驗室檢查指標和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分析。32例患兒均進行綜合治療, 主要包括機械通氣、脫水降顱內壓、循環支持及大劑量丙球沖擊和小劑量激素等。
1. 3 療效評定標準 ①治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精神良好,無肢體抖動、驚跳及新鮮皮疹,且外周血白細胞低于12.0×109/L;②好轉:患兒神經系統癥狀(NSS)好轉,患兒精神胃納好轉、體溫持續24 h不超過37.5℃,且無嘔吐和驚跳發作;③死亡??傆行?治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本組32例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呼吸心率增快及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其中心率為160~236次/min,平均持續時間為(42.5±11.2)h;25例為高血壓(127±15)/(82±13)mm Hg,持續時間平均為(15.3±3.4)h,全部病程(4.3±0.9)d。32例患兒均有應激性高血糖(17.7±9.5)mmol/L,同時患兒24 h尿量均>2 ml/(kg·h)?;純壕唧w治療情況見表1,表2。
3 討論
危重癥手足口病病情通常進展較快, 其風險較大且病死率較高, 在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之中, 大部分為EV71所導致[2]。本組結果顯示,32例患兒在入院時全部伴有呼吸心率增快、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及應激性高血糖,經對發生循環衰竭的患兒采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之后,患兒臨床治愈及好轉出院達到81.25%,由此可見恰當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可有效使患兒度過危險期,確?;純壕S持循環穩定,提高生存率。此外,6例死亡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循環障礙表現,即乳酸>3 mmol/L,CRT>3 s,四肢末梢涼。6例死亡病例在發生循環障礙后,平均(3.4±0.7)h進入低血壓期,其中,5例在入院時,均具有肺水腫表現,4例伴有心音搏動且心率快,在發生循環障礙后5.5 h左右出現心音低鈍及血壓下降直至心力衰竭。米力農首次使用劑量為50 μg/kg, 維持量為0.25~0.75 μg/(kg·min), 于心率快、心音搏動尚有力及血壓略微偏高時, 至小劑量開始應用米力農并逐漸調整使用劑量至停藥, 治療目標為患兒血壓維持正常。于血壓明顯升高時應用硝普鈉治療, 治療目標為將患兒血壓控制于正常略微偏高。于血壓偏低時采用多巴胺治療, 使用劑量為1.25~20 μg/(kg·min), 按照患兒血壓和心率等循環功能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于明顯低血壓時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 使用劑量為0.1~1 μg/(kg·min), 通常在采用強心升壓藥治療效果不佳時, 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替代治療, 比如多巴胺等藥物[3], 按照患兒血壓等循環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至停藥。
綜上所述, 危重癥手足病的治療過程中應進行早期識別, 同時采用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以提高患兒生存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陸國平, 朱啟镕.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癥手足口病診治中的一些思考.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244-248.
[2] 武潔, 成怡冰, 李志方, 等.腸道病毒71型重癥和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評價.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 249-254.
[3] 韓軍民.硝普鈉聯合米力農治療伴循環不良的危重癥手足口病臨床療效.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10):1554-1555.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總結危重癥手足口病的循環障礙特點及其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顧分析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 分析總結其臨床治療效果及循壞障礙特點。結果 經治療, 19例患兒治愈, 7例好轉, 6例經搶救無效死亡。結論 危重癥手足病患兒病死的主要因素為循環功能衰竭;早期識別并進行適宜的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可有效降低患兒病死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關鍵詞】 危重癥手足口?。谎h障礙;治療
手足口病通常多發于5歲以下的兒童[1], 其主要是由于腸道病毒所致, 屬于可引起多個部位出現皰疹的傳染病, 部分患兒也可出現肺出血、腦干腦炎、心肌炎及肺水腫等并發癥, 病情嚴重者可導致患兒死亡。目前, 對危重癥手足口病的認識以得到提高, 導致患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也轉變為循環衰竭, 因此為降低患兒病死率, 本文對危重癥手足口病循環障礙特點和治療進行探了分析討論,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 男24例, 女8例, 年齡6個月~5歲, 平均年齡為(1.2±0.6)歲, 其中, 3歲以下24例, 3歲及以上8例。32例患兒在入院之后, 全部進行糞便標本及咽拭標本的采集, 采用熒光探針PCR方法對其進行病原檢測, 其中, 7例其他腸道病毒, 4例Echo病毒, 3例CoxA16, 4例EV71, 14例未明確病原。32例患兒均符合衛生部(現衛計委)《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診斷標準。
1. 2 方法 收集32例患兒的臨床資料, 對其循環障礙的發生發展、相關實驗室檢查指標和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分析。32例患兒均進行綜合治療, 主要包括機械通氣、脫水降顱內壓、循環支持及大劑量丙球沖擊和小劑量激素等。
1. 3 療效評定標準 ①治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精神良好,無肢體抖動、驚跳及新鮮皮疹,且外周血白細胞低于12.0×109/L;②好轉:患兒神經系統癥狀(NSS)好轉,患兒精神胃納好轉、體溫持續24 h不超過37.5℃,且無嘔吐和驚跳發作;③死亡??傆行?治愈率+好轉率。
2 結果
本組32例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呼吸心率增快及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其中心率為160~236次/min,平均持續時間為(42.5±11.2)h;25例為高血壓(127±15)/(82±13)mm Hg,持續時間平均為(15.3±3.4)h,全部病程(4.3±0.9)d。32例患兒均有應激性高血糖(17.7±9.5)mmol/L,同時患兒24 h尿量均>2 ml/(kg·h)?;純壕唧w治療情況見表1,表2。
3 討論
危重癥手足口病病情通常進展較快, 其風險較大且病死率較高, 在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之中, 大部分為EV71所導致[2]。本組結果顯示,32例患兒在入院時全部伴有呼吸心率增快、交感神經興奮期表現及應激性高血糖,經對發生循環衰竭的患兒采用血管活性藥物治療之后,患兒臨床治愈及好轉出院達到81.25%,由此可見恰當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可有效使患兒度過危險期,確?;純壕S持循環穩定,提高生存率。此外,6例死亡患兒在入院時,均具有循環障礙表現,即乳酸>3 mmol/L,CRT>3 s,四肢末梢涼。6例死亡病例在發生循環障礙后,平均(3.4±0.7)h進入低血壓期,其中,5例在入院時,均具有肺水腫表現,4例伴有心音搏動且心率快,在發生循環障礙后5.5 h左右出現心音低鈍及血壓下降直至心力衰竭。米力農首次使用劑量為50 μg/kg, 維持量為0.25~0.75 μg/(kg·min), 于心率快、心音搏動尚有力及血壓略微偏高時, 至小劑量開始應用米力農并逐漸調整使用劑量至停藥, 治療目標為患兒血壓維持正常。于血壓明顯升高時應用硝普鈉治療, 治療目標為將患兒血壓控制于正常略微偏高。于血壓偏低時采用多巴胺治療, 使用劑量為1.25~20 μg/(kg·min), 按照患兒血壓和心率等循環功能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于明顯低血壓時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 使用劑量為0.1~1 μg/(kg·min), 通常在采用強心升壓藥治療效果不佳時, 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替代治療, 比如多巴胺等藥物[3], 按照患兒血壓等循環指標對使用劑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至停藥。
綜上所述, 危重癥手足病的治療過程中應進行早期識別, 同時采用循環支持及綜合性治療, 以提高患兒生存率, 促使患兒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陸國平, 朱啟镕.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癥手足口病診治中的一些思考.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244-248.
[2] 武潔, 成怡冰, 李志方, 等.腸道病毒71型重癥和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評價.中華兒科雜志, 2012, 50(4): 249-254.
[3] 韓軍民.硝普鈉聯合米力農治療伴循環不良的危重癥手足口病臨床療效.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10):1554-1555.
[收稿日期:2014-05-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