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堯
摘 要: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在經過主觀思考與分析的同時,配合著教師的有序引導,最終達到解決問題、吸收知識點的目的,是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步與提升的有效舉措。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為著手點,簡要探析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自主學習;教學方法與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數學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不僅符合了新時代教育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促進課堂教學之法有效轉型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鑒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在數學課堂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方式對優化學生的思維習慣與學習習慣、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提升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開展自主學習,首先要提升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減緩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這對學生有效理解與吸收數學知識點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運用科學有效、合理有序的方式增強教學吸引力,從而高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既有利于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也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二節“用列舉法求概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玩抽獎游戲,中獎的同學可以獲得精美筆記本一個哦!”學生一聽是玩游戲,必然熱情高漲,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學生更容易融入課堂活動,對知識點的吸收與掌握程度也將有所提升。接著,教師拿出學生日常熟悉的撲克牌,告知大家:“這里有12張撲克牌,從1~6每個數字各有兩張,現在大家來任意抽取撲克牌,連續抽兩次得到相同的數字者就是中獎啦。”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每四人分為一組,選出一個代表到講臺來抽獎,經過幾輪抽獎過后,學生就會發現不是十分容易中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中獎的幾率”這個疑問。隨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用“列舉法”計算中獎概率,即將所有可能抽取的結果一一列舉出來(1,1)(1,2)(1,3)……(3,1)(3,2)(3,3)……(6,1)(6,2)(6,3),在計算后,學生了解了中獎的概率是■,也清楚了中獎的隨機性,對概率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也就更加深入了。
二、加強課堂教學新鮮感,強化學生自主合作意識
開展自主學習,其次要強化學生間自主合作的意識。數學教學不僅需要學生享受獨立思考的過程,更需要同伴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才能更有效地達到數學教學的實質性價值。同時,激發學生之間自主合作的意識,也是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自主參與到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有力證明。
這里以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相交線與平行線,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親自嘗試制作多種平面圖形,如,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等等。在合作制作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同伴間一定會產生問題與思考,這很有效地將學生引入了自主思考的階段。接著,在制作好平面圖形后,同伴間將不同圖形進行不同的角度擺放或以一個圖形為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平行線與相交線的多種性質與特點,隨后將剛才的問題與思考在小組中逐一提出,這又很有效地將學生帶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階段。在經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兩個階段后,學生對于平行線與相交線的問題已初步掌握,最后經過小組概括與教師的適時點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將再次提升。
三、優化課堂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習慣
開展自主學習,再者要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無論課堂教學運用何種方式,無論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還是強化學生自主合作意識,都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自主思考習慣不僅有利于為學生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也有利于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課堂教學的實際目標,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為出發點,配合不同的教學方式與途徑,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獲取知識的樂趣與力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不僅有利于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轉型與革新,為學生創建具有樂趣與熱情的數學學習環境,也有利于改善傳統數學課堂枯燥乏味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不僅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內在的無限潛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思考習慣,為將來進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怡虹.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唐劍鋒.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模式下“導學案”的編寫[J].數理化學習:初中,2013(04).
How to Develop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ffectively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Chen Yao
Abstract:Mathematics learning needs to give students more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ly inquiry space,students targeted found the problem,after the subjective thinking and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systematic guidance of teachers,eventually to solve the problems,and the purpose of knowledge absorption,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promote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s a starting point,a brief analysis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 carry ou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autonomous learning;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編輯 郭曉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