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驕虹
摘 要:《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里明確“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倡導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如何落實新的課程標準是歷史教學中的一個新課題,故而對歷史教學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經過25年的歷史教學,嘗試采用了“誦讀—導思—導議—精講—精練”師生教與學雙方密切配合的“五優教學法”。事實證明此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課程標準;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五優教學法”
“誦讀—導思—導議—精講—精練”師生教與學雙方密切配合的“五優教學法”,對落實“鼓勵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倡導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第一優,誦讀。這里說的誦讀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誦讀,組織教學之后就開始進行的課堂誦讀。現在歷史教材編寫的一個優點是每一單元、每一節課的前言部分教材的編者都用了最優美的語句、段落高度概括了本單元或本節課的內容。因此,要求學生誦讀這些東西,在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第二優,導思。這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導作用的要害是啟發性,即循循善誘;主體地位的核心是獨立思考”。這一步可以說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頭戲,它要求教師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吃透理解教材,根據三維目標,針對每一課,提出一些層層推進、向教學目標靠近的誘導性問題。
第三優,導議。這是發揮教與學兩個環節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及將一節課推向高潮的關鍵,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這一步的優點對教師而言,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教師教學工作。對學生而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四優,精講。即教師簡明扼要地引導學生將一節課所學的內容像過電影一樣過一遍。這一步要求教師語言精練、引導合理、條理清晰、邏輯層次分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五優,精練。這是鞏固、強化知識的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能否靈活運用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優化訓練題型主要有選擇、相關鏈接題、列舉、識圖、材料分析、讀史有感等。
參考文獻:
[1]皮連生.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張春莉.樣例和練習在促進解題遷移能力中的作用[J].心理學報,2001(3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