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蘭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有效地將自主式教學模式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以促使課堂效率的高效實現。
關鍵詞:自主式;語文;先學后教;小組自主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下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自學能力,本文從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入手,對自主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簡單介紹。
一、先學后教模式的實施
先學后教模式是要給學生創設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情境,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此,教師要立足于語文教材,有效地將先學后教模式滲透到課堂當中。比如,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模式,先學:引導學生帶著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即體會比喻的妙處,積累優美的句子和詞匯,并將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后教:我對學生的問題以及我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課堂效率。為了能夠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也為了鞏固所學的內容,我通常還設計當堂練環節,引導學生解決一些問題,如,找出本文的比喻句。為什么說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招牌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等等。讓學生在體會自主學習帶來成功喜悅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二、小組自主學習的開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我們的語文課堂要在教會學生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在課堂中開展小組自主學習模式就是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相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識。比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時,我首先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課堂面向全體學生,之后,我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并以小組的形式思考下面幾個問題:(1)文章中記述了幾件事?(2)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成長?(3)爸爸對主人公的成長產生了什么影響?(4)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以汲取精華。而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多方向來確保自主式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促使學生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聶傳會.淺談自主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研,20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