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定淞
英語是我國中學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學科。《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要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難度的增加,總會有一部分學生成為英語學困生。筆者從事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工作已有十多年,對這種現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在夜深人靜之時,分析原因,尋找對策。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質量。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并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二、堅忍的意志是自主學習的前提
很多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不是因為不聰明,而是因為缺乏堅強的意志。怕苦,怕累,不思進取,依賴性強是“獨一代”的共同特點。因此,要幫助學生磨煉意志,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首先,應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督促他們從小事做起,而且說到做到,同時教育他們善于管理自己,每做一件事之前,先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然后按計劃實行,持之以恒,堅持到底。
三、讓小組合作走進課堂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筆者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解決問題的較好方法之一。筆者從新學期開始,根據學生英語水平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做小老師,幫助同一小組中能力較弱的學生。這樣,通過小組合作方式達到共同進步。
四、因材施教,逐個解決
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因材施教。筆者除了讓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結對子外,還利用課外時間和基礎差的學生談心,學習上經常抽查,幫他們查漏補缺,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除此之外,筆者還根據各個學生的能力,每周都出相對應的習題,點名要求學生做。這樣,得到點名的學生會認為得到老師的重視,學習勁頭更大了。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深刻地體會到: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要針對農村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著力于英語學困生的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他們的心理疏導和教學方式方法的靈活運用,就能切實做好英語學困生的轉化
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