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志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新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入手,來探索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能力
對人類來說,思維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而縝密合理的思維能使人類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長更遠,因此,對于思維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中數學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高中學校對于數學教學還是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致使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很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改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把創新意識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一、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就是要具有創新意識。首先,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在高中階段,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教師是什么樣的人,就會把學生也塑造成一個什么樣的人,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以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有創新意識。在教學方式上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結合教學實踐要大膽地創新,這樣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其次,學生也要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便于更好地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主體意識就是學生自身的一種自覺意識,就是能夠主動地發揮自己創造性和能動性的觀念表現)如果學生連主體意識都沒有,對待問題沒有充分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那么,就很難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基礎
在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基礎,就是要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具備了各種能力,才能使學生深入其中,走得更高,看得更遠,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要注重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特別強的學科,學生只有掌握了概念和理論之后,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綜合,這樣才能認識到數學內所蘊含的一些規律,并運用規律更好地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較多地運用到邏輯推理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概念和原理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然后自己進行推理論證,或者是學生與學生一起進行推理,在這個推理過程中,就容易使學生進行多樣性思維,從而更好地激發出創新思維。再者,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多角度地考慮問題,這樣也有利于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列舉一些比較開放的題目,比如,教師可以就同一個問題,讓學生推理出不同的證明過程。因此,在學生的驗證過程中,對學生的發散思維也進行了培養和訓練,這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不受到限制,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和學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就會對教師的課堂感興趣,認真聽取教師講課,課堂效率就會很高;反之,學生與教師關系僵硬,就會排斥老師,并且會排斥教師的課堂,因此,教師和學生要和諧相處。在課堂上,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學生提問的問題,教師要耐心地講解。教師和學生之間還要多一些溝通,使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暢所欲言,這樣能夠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豐富課堂內容
在現代的高中數學課堂上,許多教師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滿堂灌”的高中數學課堂大量地存在,教師仍然在課堂中扮演著主角的角色,這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更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措施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不僅充實了教學內容,還更好地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地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義.淺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現代閱讀,2012(04).
[2]唐龍生.中學生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