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鳳
摘 要: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并且在學生的個性形成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教學作用,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問題,分別從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因素、作用以及具體的途徑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中體育;個性發展;教學
高中階段是學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同時又處于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好奇心強,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極強,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只有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趨向于正面的心理,特別作為壓力較小的體育教學,更應該運用學生的心理特點,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
1.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有社會和人際關系的接觸
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表現,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喜歡體育活動的學生,對社會團體活動表現得較為積極,在不同的社會活動中,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并且可以及時地改正和深入。
2.體育活動與人的關系維系時間較長
生命在于運動,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體育運動,所以它與人之間的關系維系時間最長,而且對人的個性發展有著最持續、穩定的影響。
3.體育運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體育運動是一項長效,而且通過短時間的集中鍛煉,可以立竿見影的教學項目。學生在堅持鍛煉之后,就會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從中得到莫大的自信和自尊,對良好個性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體育教學中影響個性發展的因素
1.環境因素
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外部具有整潔、規范的運動場地,內部具有團結一心、互幫互助、輕松和諧的師生團體,能夠吸引學生更加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
2.學生個人意識
要對自己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剖析,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中發揮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再逐步向更高層次的自我提升,這也是體育運動中,需要的重要自我意識。
3.群體規范
學生在參加社會團體活動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極強的個性,但是個性中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通過團體的約束,可以進行及時的糾正,出現違規行為還要受到相應的處罰,逐步鍛煉出機智和勇敢等良好品質。
三、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途徑
1.教師帶動學生
在高中生活中,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最直接的人,他們的行為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只有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保持高水平的思想道德,彰顯高尚的人格魅力,學生才能夠潛移默化,深受感染,形成良好的個性。
2.多元化挖掘學生的潛在個性
體育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盡相同,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提煉精華因素,在課堂活動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專項練習,將個性化教育的內容傳授給學生,使之形成團結互助、敢于拼搏的精神。
3.強化學生的體育精神
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協助其他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體育精神的灌輸。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奧運精神和體育運動員為國爭光的責任感,讓他們能夠從中體會關心、關愛的力量以及強大的責任感。
4.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
面對每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通過成立自由小組,完全有學生自愿組織和推選組長,學習內容也由學生自由選擇,擴展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提升自主和自制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