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恒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國社會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了相關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國社會物流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社會物流;物流效率;發展策略
一、我國社會物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效率低。我國社會物流效率低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市民的通勤時間過長,貨物在途運輸時間過長。過長的通勤和運輸時間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車輛資源浪費、資金浪費,同時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質量。
(二)成本高。我國每年的物流總成本占我國GDP的20%左右,高于發達國家物流成本1倍左右。雖然物流總成本和社會物流成本構成有所不同,但是也能反映出社會物流成本偏高的問題。
(三)系統性差。我國整體物流規劃較為分散,各個物流部門各自為政,造成物流系統性差,各部門銜接性較差,近幾年來銜接性有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
(四)社會物流資源分布不均衡。我國的經濟管理模式和區位差別導致了我國社會物流資源分布不平衡。主要體現在東部社會物流資源優于中部地區更優于西部地區;直轄市、省會城市、上一級主管城市社會物流資源優于次一級主管城市。這種社會資源分布不均衡帶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很多的社會問題。
(五)環境污染日益加重。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汽車保有量的急劇。汽車造成的尾氣、噪音和廢棄汽車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二、原因分析
(一)城市規模規劃不合理。在進行城市建設規劃時,應該考慮城市資源優勢、城市最大人口承載能力,最佳城市規模,同時應該考慮城市的預期生活質量。根據最佳城市規模測算社會物流資源的供給情況,編制建設規劃。我國目前一線城市出現的社會物流效率低下、供給不足的情況和城市規模不合理、盲目快速擴張、城市常住人口快速增加有很大關系。
(二)城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不合理。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容易忽視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三)交通物流設施建設規劃不合理。交通物流設施建設規劃對于城市的交通效率有重要影響。但是我國城市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很好的考慮這個問題。大部分的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建設在市區中心,大量的進出的車流量和人流量導致市區頻繁的擁堵。
(四)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社會物流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需要市政、城管、交通、工商等很多部門來協調。但是由于每個部門都是站在自己部門的利益立場,所以協調比較難。同時涉及了的部門很多,相關部門都想方設法的從企業、個人收費,但是遇到要解決的問題都相互推諉。所以在設置機構時應該系統的考慮問題。
(五)相關管理政策不合理。我國人口數量龐大,人口集中,城市規模不均衡,像西方國家一樣鼓勵每個家庭都買私有汽車是不現實的,因為道路不夠,石油資源也不夠,而且環境污染也很大。所以應該在相關城市限制私人汽車,提高環保等級,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降低服務價格。
三、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物流發展對策
(一)做好頂層政策設計和執行。我國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這也成為造成我國社會物流效率低的一個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國的頂層政策設計和執行存在缺陷。如我國政府現行管理模式導致上級政府有更大的資源分配權利,造成上下級城市間發展不均衡,有的城市規模過大,規模效益下降,而有的城市規模偏小,達不到規模效益。所以要通過頂層政策設計使管理者和執行者自覺的尋找科學的、有效的路徑去優化社會物流效率。
(二)合理規劃城市規模與城市區域。城市規模合理與否,深刻影響社會物流效率。在城市建設規劃時,要考慮城市規模和城市區域規劃。建設規劃是應該結合城市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定位,應該考慮社會物流效率,同時要為未來的發展、調整、升級留有一定的空間。
(三)合理建設市政設施與交通物流設施。市政設施與交通物流設施的設置點,應該考慮系統性、便捷性、配套性。同時一定要應該考慮人流量和車流量大的地方的配套物流設施的建設,防止瓶頸的出現。
(四)合理設置相關管理機構。精簡相關的管理機構,強化相關機構的服務功能。應該逐步合并與物流相關的管理機構,不再以其功能來進行定位機構,而已服務對象來劃分機構。
(五)制定合理的政策導向。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公共交通,抑制私人汽車的保有量,同時制定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政策的目標就是要讓更多的人享受更優質更低價的社會物流服務。如推進高鐵、城際、地鐵的建設;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
總而言之,社會物流的效率深刻的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資源的運用效率,和城市環境。希望大家更加關注社會物流,也希望我國的社會物流效率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 李擁軍. 降低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的基本方向[N]. 世界金屬導報. 2013-05-07 (A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