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華君
【摘 要】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動一直是我國科研活動的重要力量,高校科研活動的績效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科技活動的基本狀況,科技活動的效率評價也是一項重要但也相對比較復雜的工作。文章通過引入數據包絡分析(DEA)的方法,對我國2002年至2011年間我國高校科研活動的投入及產出狀況進行了分析,評價投入產出的相對有效性,并發現有3個年度呈現有效,有4個年度呈弱有效,有3個年度呈現無效,并就改進高校科研活動績效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 科研 績效 DEA
我國高校的職能在不斷拓展,對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增強,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評價當前高校的科研績效狀況已成為一個相當迫切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研究高校績效評價的發展歷程及具體評價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我國高校的科研績效評價體系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大致經過了行政評價、同行評價、指標量化評價和國際科研計量評價四個階段。該體系評價結果不但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評聘和福利津貼的主要標準(杜偉錦 2004)。
一、研究現狀及問題的提出
很多學者采用不同方法對高校科研績效評價問題開展了研究。有學者應用灰關聯聚類法對高校科技績效進行分析,是將科技管理中大量難以描述的量作為灰色量來處理,建立聚類模型來認識和估計科學研究活動主要指標變化發展規律,從而揭示高校科技活動的變化發展規律(劉娟娟 2011)。有學者提出一種基于德爾菲法的高校科研績效評價體系,通過科學合理可靠的多層次數據分析,既避免了評價指標多而雜、評價標準不科學,又規避了諸如人情風、官本位、打壓異己以及“馬太效應”等人為主觀干擾因素,從而構建一套科學公正合理的高校科研績效評價體系方法(汪靜、李興江、楊友文、周甄武 2012)。部分學者運用Malmquist指數來開展研究,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校科研績效呈增長趨勢, 這主要歸因于技術進步而不是技術效率的提高(郭峻、熊世權2010)。我國高校科研的投入產出狀況整體上是有效的,并且科研技術效率呈現出東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態勢。另外,也有很多學者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的方法,有學者對我國50所重點院校的科研績效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有70% 的院校各項效率都達到0.8以上,有15所院校同時為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有31所院校處于規模收益遞增狀態。并通過計算交叉效率矩陣和相對有效決策單元被引用次數, 對相對有效的院校進行了評價,發現有一些相對有效的院校存在資源配置不均衡和產出不均衡問題, 效率具有較大的“偽度”(段永瑞、霍佳震 2007)。有學者基于ACCR 模型對江蘇18 所高校的科研績效進行評估分析, 提出了一種前沿面投影績效排序的方法對高校進行再排名,從而得出有效決策單元的排序, 結果證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戚湧, 李千目 2009)。
總體看來,當前的很多研究基本是采用截面數據分析,對不同決策單元之間進行效率比較,對基于時間序列的效率研究相對較少,對近些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總體科研績效狀況的研究更少。
二、DEA評價模型研究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oper 等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系統分析方法,DEA 已成為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領域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分析工具。高等院校科研績效的要求是要在最小化資源投入(人員、設備、資金投入等)條件下,獲得最大的產出(論文、科技專著、專利,社會評價等),而這些條件符合DEA方法對于投入與產出指標的要求,也使得用DEA方法對高等院校的科研績效狀況進行評價提供了廣闊的使用空間。假設將全國高校n年的科研績效狀況進行評價分析,每年(以年度作為決策單元,DMU)設置m種類型的投入指標x和s種類型的產出指標y,高校科研投入指標的權向量為U=(u1,u2,…um)T,產出指標的權向量為V=(v1,v2,…vs)T,則第K個決策單元的DEA相對效率值hK可以通過公式求解,即CCR模型。對原目標規劃問題轉換為對偶形式,得:
三、DEA模型在高校科研績效評價中應用
(一)評價指標的確定
DEA模型本質上是對投入產出相對效率的評價,評價指標包括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兩類,而對于科研投入來講,一般是指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投入,具體才產出成果往往是公開發表的論文、科技專著、專利、社會價值等。根據這些特定狀況及DEA模型對指標的要求,本文選取了投入的使用科研經費金額(億元)和高校系統科研人員數量(萬人)作為投入指標,分別用I1和I2表示,選取了發表科技論文數量(篇)和專利申請授權數(件)作為產出指標,分別用O1,O2表示。
(二)數據分析
運用DEAP2.1軟件對2002~2011年間我國高校科研指標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如表1:
其中,技術效率也稱綜合效率,是指在規模報酬不變的技術效率值;純技術效率反映的是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規模效率反映的是決策單元的投入產出比是否合適。從表2中可以看出,近十年來我國高校的科研效率總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十年的平均技術效率值達到了0.967,是比較富有效率的。除了2002、2003和2011年這三年保持規模報酬不變外,其余2004—2010年間均處于規模遞減狀況。具體而言,2002、2003、2011年這三個年度達到了技術有效,即在現有的科研投入條件下與其他年度相比,科研產出已經達到了最大值。另外,有四個年度(2006,2007,2008,2009)的純技術效率達到了有效水平,但是由于這幾個年度的規模效率沒有達到有效,導致了技術效率(綜合效率)沒有達到有效值。有三個年度(2004,2005,2010)既沒有達到技術有效也沒有達到規模有效,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2004年度在使用科研經費方面應該再減少7.072億元,科研人員數量應再減少12.932萬人,2005年度則應該再減少15.082億元科研經費,減少10.468萬科研人員。到2010年度時,科研經費應減少20.315億元,科研人員應減少2.146萬人,同時在產出方面,還應該再增加約1634項專利授權數。endprint
四、改進高校績效水平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管理體系
當前,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高等院校績效工資改革工作,本次改革工作將實行規范的崗位分級、崗位聘任和崗位考核評價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積極參與,事先做好績效考核宣傳和績效輔導工作,加強績效管理者與崗位聘任人員之間對崗位聘任工作的正確理解,摒棄為考核而考核的思想,確定促進學校和個人長足發展、提高學校和個人業績為考核的終極目標,用正確的目標引導整個考核系統的構建和實施進程。在崗位聘任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充分的信息溝通過程,要讓聘任人員確切了解崗位信息與要求,同時也更要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實現崗位聘任不是單純的增加工資,而是多一份更加明確的目標和責任。
(二)優化、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
在優化培育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中,一方面需要把握科研活動的投入有哪些,需要哪些相關資源,是人員的數量或質量,還是資金、政策等等,同時也要搞清楚科研活動的產出有哪些,具體體現在哪些指標上,確保科研活動有十分明確的努力方向。此外,如何能夠在既定投入條件下實現最大產出,或在既定產出條件下投入最小資源,這就需要為科研人員創造一個比較和諧的科研環境,既要提供各種必要的資金、設備及硬實力的支持,更要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環境,組建和諧高效的科研團隊,促成良好的科研文化及團隊文化。
(三)完善績效管理信息技術手段
在高校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可以形成各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績效管理相關部門的信息采集工作,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教師基本信息和業務數據庫系統,建設教師資源交流與共享平臺,展示教師工作業績,增強教師工作的成就感,最終促進學科之間、教師之間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田東平,苗玉鳳,崔瑞鋒. 我國重點高校科研效率的DEA 分析[J]. 科研管理研究,2005(8):38-41.
[2]Some statistical and DEA evaluations of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J].Social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89,22( 6):259-269.
[3]徐娟. 我國各省高校科研投入產出相對效率評價研究: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方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76-80.
[4]張云華,郭海娜. 基于DEA的高校科研績效交叉評價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3):75-77.endprint
四、改進高校績效水平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管理體系
當前,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高等院校績效工資改革工作,本次改革工作將實行規范的崗位分級、崗位聘任和崗位考核評價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積極參與,事先做好績效考核宣傳和績效輔導工作,加強績效管理者與崗位聘任人員之間對崗位聘任工作的正確理解,摒棄為考核而考核的思想,確定促進學校和個人長足發展、提高學校和個人業績為考核的終極目標,用正確的目標引導整個考核系統的構建和實施進程。在崗位聘任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充分的信息溝通過程,要讓聘任人員確切了解崗位信息與要求,同時也更要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實現崗位聘任不是單純的增加工資,而是多一份更加明確的目標和責任。
(二)優化、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
在優化培育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中,一方面需要把握科研活動的投入有哪些,需要哪些相關資源,是人員的數量或質量,還是資金、政策等等,同時也要搞清楚科研活動的產出有哪些,具體體現在哪些指標上,確保科研活動有十分明確的努力方向。此外,如何能夠在既定投入條件下實現最大產出,或在既定產出條件下投入最小資源,這就需要為科研人員創造一個比較和諧的科研環境,既要提供各種必要的資金、設備及硬實力的支持,更要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環境,組建和諧高效的科研團隊,促成良好的科研文化及團隊文化。
(三)完善績效管理信息技術手段
在高校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可以形成各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績效管理相關部門的信息采集工作,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教師基本信息和業務數據庫系統,建設教師資源交流與共享平臺,展示教師工作業績,增強教師工作的成就感,最終促進學科之間、教師之間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田東平,苗玉鳳,崔瑞鋒. 我國重點高校科研效率的DEA 分析[J]. 科研管理研究,2005(8):38-41.
[2]Some statistical and DEA evaluations of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J].Social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89,22( 6):259-269.
[3]徐娟. 我國各省高校科研投入產出相對效率評價研究: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方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76-80.
[4]張云華,郭海娜. 基于DEA的高校科研績效交叉評價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3):75-77.endprint
四、改進高校績效水平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管理體系
當前,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高等院校績效工資改革工作,本次改革工作將實行規范的崗位分級、崗位聘任和崗位考核評價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需要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積極參與,事先做好績效考核宣傳和績效輔導工作,加強績效管理者與崗位聘任人員之間對崗位聘任工作的正確理解,摒棄為考核而考核的思想,確定促進學校和個人長足發展、提高學校和個人業績為考核的終極目標,用正確的目標引導整個考核系統的構建和實施進程。在崗位聘任過程中應該有一個充分的信息溝通過程,要讓聘任人員確切了解崗位信息與要求,同時也更要形成一種責任意識,實現崗位聘任不是單純的增加工資,而是多一份更加明確的目標和責任。
(二)優化、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
在優化培育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中,一方面需要把握科研活動的投入有哪些,需要哪些相關資源,是人員的數量或質量,還是資金、政策等等,同時也要搞清楚科研活動的產出有哪些,具體體現在哪些指標上,確保科研活動有十分明確的努力方向。此外,如何能夠在既定投入條件下實現最大產出,或在既定產出條件下投入最小資源,這就需要為科研人員創造一個比較和諧的科研環境,既要提供各種必要的資金、設備及硬實力的支持,更要培育形成良好的科研環境,組建和諧高效的科研團隊,促成良好的科研文化及團隊文化。
(三)完善績效管理信息技術手段
在高校績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可以形成各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績效管理相關部門的信息采集工作,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教師基本信息和業務數據庫系統,建設教師資源交流與共享平臺,展示教師工作業績,增強教師工作的成就感,最終促進學科之間、教師之間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田東平,苗玉鳳,崔瑞鋒. 我國重點高校科研效率的DEA 分析[J]. 科研管理研究,2005(8):38-41.
[2]Some statistical and DEA evaluations of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J].Social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89,22( 6):259-269.
[3]徐娟. 我國各省高校科研投入產出相對效率評價研究: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方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30(2):76-80.
[4]張云華,郭海娜. 基于DEA的高校科研績效交叉評價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3):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