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帥 司旭艷
【摘 要】目的:為在校園內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提高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關注度。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足部保健的調查。結果:52.25%的學生從不存在使用別人鞋襪、腳盆、擦腳巾的現(xiàn)象;86.85%的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結論:大學生足部保健的知識匱乏,需要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活動,鼓勵和督促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 足部保健 調查分析
大學生課余活動較豐富,劇烈活動較多,雙足擔負著超負荷的運動,增加了足部受傷的危險[1]。再加上大學生的足部保健意識淡薄和鞋子選擇不當,不同鞋的封閉性及其硬度對腳都有影響,可導致足部患病[2]。因此,大學生應加強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現(xiàn)對在校大學生足部保健進行調查與分析,為在校園內開展大學生足部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我校的3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名,女210名。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為96.33%。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足部保健的認知、對足部疾病的認識與處理、足部疾病對心理的影響,足部衛(wèi)生與保健行為態(tài)度現(xiàn)況。
1.2.2 統(tǒng)計方法
對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后,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 足部衛(wèi)生的認知
調查顯示,38.75%的大學生三天以上更換一次鞋墊,一天一次、兩天一次、三天一次更換鞋墊的頻率分別為8.30%、25.95%、26.99%。是否有使用他人鞋襪、腳盆和擦腳巾的現(xiàn)象,其結果見表1。
2.2 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認知
結果顯示,52.25%的大學生經常泡腳,28.72%的大學生偶爾泡腳為了保暖活血健康衛(wèi)生,14.19%的大學生僅作為習慣而已,4.84%的大學生幾乎不泡腳;77.16%的學生認為足浴在改善睡眠方面起較大作用,僅有2.77%的學生認為不起作用。
2.3 足部健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86.85%的大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13.15%的認為不影響。89.62%的學生認為有足部疾病的人不適宜在公共場所赤腳穿拖鞋,7.27%的學生表示無所謂,3.11%的學生認為適宜。另外,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
3討論
3.1 加強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保健
表1顯示,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狀況不太樂觀,而且男生情況不如女生,應加強對男生的足部衛(wèi)生的指導。大學生對足部疾病常識了解較少,而且足部有疾病時,不可自行藥療以免產生不利影響。另外,調查顯示足部疾病已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故大學生應維持好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其身心健康。
3.2 在校園內普及足部保健知識,加強健康教育
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希望通過足部保健知識的教育,填補自己健康教育知識的空白。中國大學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教育,同時,報紙、雜志、圖書、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為大學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3]。因此,大學生應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亦可通過自己的經歷或收集身邊的實例來教育和啟示周圍的同學,以提高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小結
學生應充分利用校園內健康教育資源,并掌握一定的足部保健知識。學校應開展相關的足部保健教育活動,調動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積極性。最終使大學生認識到足部保健對提高自我身心素質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峰娟,鐘清紅,陳青山等. 廣州市男性大學生運動傷害情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7):826-828.
[2]宋雅偉,孫天瑜,蔡奕璽等. 不同硬度的鞋對人體行走中足底壓值變化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22):89-92.
[3]岳慧蘭. 中美大學生素質教育途徑及方式比較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2):126-127.endprint
【摘 要】目的:為在校園內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提高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關注度。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足部保健的調查。結果:52.25%的學生從不存在使用別人鞋襪、腳盆、擦腳巾的現(xiàn)象;86.85%的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結論:大學生足部保健的知識匱乏,需要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活動,鼓勵和督促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 足部保健 調查分析
大學生課余活動較豐富,劇烈活動較多,雙足擔負著超負荷的運動,增加了足部受傷的危險[1]。再加上大學生的足部保健意識淡薄和鞋子選擇不當,不同鞋的封閉性及其硬度對腳都有影響,可導致足部患病[2]。因此,大學生應加強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現(xiàn)對在校大學生足部保健進行調查與分析,為在校園內開展大學生足部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我校的3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名,女210名。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為96.33%。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足部保健的認知、對足部疾病的認識與處理、足部疾病對心理的影響,足部衛(wèi)生與保健行為態(tài)度現(xiàn)況。
1.2.2 統(tǒng)計方法
對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后,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 足部衛(wèi)生的認知
調查顯示,38.75%的大學生三天以上更換一次鞋墊,一天一次、兩天一次、三天一次更換鞋墊的頻率分別為8.30%、25.95%、26.99%。是否有使用他人鞋襪、腳盆和擦腳巾的現(xiàn)象,其結果見表1。
2.2 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認知
結果顯示,52.25%的大學生經常泡腳,28.72%的大學生偶爾泡腳為了保暖活血健康衛(wèi)生,14.19%的大學生僅作為習慣而已,4.84%的大學生幾乎不泡腳;77.16%的學生認為足浴在改善睡眠方面起較大作用,僅有2.77%的學生認為不起作用。
2.3 足部健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86.85%的大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13.15%的認為不影響。89.62%的學生認為有足部疾病的人不適宜在公共場所赤腳穿拖鞋,7.27%的學生表示無所謂,3.11%的學生認為適宜。另外,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
3討論
3.1 加強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保健
表1顯示,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狀況不太樂觀,而且男生情況不如女生,應加強對男生的足部衛(wèi)生的指導。大學生對足部疾病常識了解較少,而且足部有疾病時,不可自行藥療以免產生不利影響。另外,調查顯示足部疾病已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故大學生應維持好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其身心健康。
3.2 在校園內普及足部保健知識,加強健康教育
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希望通過足部保健知識的教育,填補自己健康教育知識的空白。中國大學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教育,同時,報紙、雜志、圖書、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為大學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3]。因此,大學生應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亦可通過自己的經歷或收集身邊的實例來教育和啟示周圍的同學,以提高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小結
學生應充分利用校園內健康教育資源,并掌握一定的足部保健知識。學校應開展相關的足部保健教育活動,調動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積極性。最終使大學生認識到足部保健對提高自我身心素質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峰娟,鐘清紅,陳青山等. 廣州市男性大學生運動傷害情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7):826-828.
[2]宋雅偉,孫天瑜,蔡奕璽等. 不同硬度的鞋對人體行走中足底壓值變化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22):89-92.
[3]岳慧蘭. 中美大學生素質教育途徑及方式比較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2):126-127.endprint
【摘 要】目的:為在校園內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提高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關注度。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足部保健的調查。結果:52.25%的學生從不存在使用別人鞋襪、腳盆、擦腳巾的現(xiàn)象;86.85%的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結論:大學生足部保健的知識匱乏,需要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活動,鼓勵和督促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 足部保健 調查分析
大學生課余活動較豐富,劇烈活動較多,雙足擔負著超負荷的運動,增加了足部受傷的危險[1]。再加上大學生的足部保健意識淡薄和鞋子選擇不當,不同鞋的封閉性及其硬度對腳都有影響,可導致足部患病[2]。因此,大學生應加強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康。現(xiàn)對在校大學生足部保健進行調查與分析,為在校園內開展大學生足部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我校的3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名,女210名。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為96.33%。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足部保健的認知、對足部疾病的認識與處理、足部疾病對心理的影響,足部衛(wèi)生與保健行為態(tài)度現(xiàn)況。
1.2.2 統(tǒng)計方法
對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后,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 足部衛(wèi)生的認知
調查顯示,38.75%的大學生三天以上更換一次鞋墊,一天一次、兩天一次、三天一次更換鞋墊的頻率分別為8.30%、25.95%、26.99%。是否有使用他人鞋襪、腳盆和擦腳巾的現(xiàn)象,其結果見表1。
2.2 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認知
結果顯示,52.25%的大學生經常泡腳,28.72%的大學生偶爾泡腳為了保暖活血健康衛(wèi)生,14.19%的大學生僅作為習慣而已,4.84%的大學生幾乎不泡腳;77.16%的學生認為足浴在改善睡眠方面起較大作用,僅有2.77%的學生認為不起作用。
2.3 足部健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86.85%的大學生認為足部疾病影響人的正常生活,13.15%的認為不影響。89.62%的學生認為有足部疾病的人不適宜在公共場所赤腳穿拖鞋,7.27%的學生表示無所謂,3.11%的學生認為適宜。另外,62.98%的學生希望學校安排有關足部保健的講座。
3討論
3.1 加強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保健
表1顯示,大學生足部衛(wèi)生狀況不太樂觀,而且男生情況不如女生,應加強對男生的足部衛(wèi)生的指導。大學生對足部疾病常識了解較少,而且足部有疾病時,不可自行藥療以免產生不利影響。另外,調查顯示足部疾病已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故大學生應維持好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其身心健康。
3.2 在校園內普及足部保健知識,加強健康教育
本次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希望通過足部保健知識的教育,填補自己健康教育知識的空白。中國大學生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教育,同時,報紙、雜志、圖書、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為大學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3]。因此,大學生應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亦可通過自己的經歷或收集身邊的實例來教育和啟示周圍的同學,以提高對足部保健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小結
學生應充分利用校園內健康教育資源,并掌握一定的足部保健知識。學校應開展相關的足部保健教育活動,調動大學生對足部保健的積極性。最終使大學生認識到足部保健對提高自我身心素質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峰娟,鐘清紅,陳青山等. 廣州市男性大學生運動傷害情況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7):826-828.
[2]宋雅偉,孫天瑜,蔡奕璽等. 不同硬度的鞋對人體行走中足底壓值變化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22):89-92.
[3]岳慧蘭. 中美大學生素質教育途徑及方式比較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2):126-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