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聯盛
摘要:指出了對森林資源進行調查,及時掌握其動態變化過程,有助于合理利用森林資源,避免資源的浪費與過度利用造成的資源衰竭基于森林資源清查的視角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進行了一定的思考,以期為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資源;清查;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040—02
1引言
森林資源的清查對于整個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森林資源清查的過程中,由于前期的調查工作做的不到位,以及森林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導致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受到了影響。本文淺談了我國森林資源清查體系在實際應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2森林資源清查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2.1一類森林資源清查工作中調查的不足
森林資源清查,是指在一定時間的周期內,通過統計的方法調查清楚各個省份的森林資源數量質量以及消長情況,從而掌握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變化以及發展趨勢,然后再對森林資源生態系統的狀況進行綜合的評價。
森林資源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它包括了林地以及所有生長在林地與林地共生的有機體。森林資源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陸地生態系統最為重要的承載主體,在全球生態體統的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樹木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所以森林資源的存在,能有效的改善自然環境,對于被人類活動所破壞的生態環境,有著修復的作用。所以總的來說,對于森林資源進行充分的清查調查可以及時、有效的掌握好森林資源發展的現狀,從而對森林資源的進一步發展和開發提供更好的條件。但是在我國現階段的森林資源調查工作過程中,由于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且地形復雜多樣,所以清查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耗時過長,難免不能及時的利用清查結果。
在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清查體系分為三類,三類調查的對象與方式都不同,但從調查結果來說,一類調查的結果范圍最廣,內容最簡單,二、三類的調查方法與效果都是較為詳盡的。因此,一類調查在森林資源清查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最大。下面對各類調查的具體內容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一類調查(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方式為抽樣,但是在抽樣方式上過于單一,固定樣地一般都是正方形,間距視情況而定,這樣的抽樣方式單一,調查結果自然也就不全面。在美國,森林調查就是采用的3階段式抽樣,瑞士使用的是二重抽樣法,而且在樣地方面,采用多為圓形或多重地形。抽樣方法多樣,調查結果自然就越加詳盡。同時,我國的森林資源調查在硬件配置方面也落后與其他國家,羅盤儀、測繩和圍尺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現在手持GPS雖然已經普及,但是在森林資源調查的過程中現代高新科技產品的使用,可以減少在野外調查工作的難度,比如數據自動采集類的全站儀、電子經緯儀、數字電子羅盤等精密儀器,都能有效的降低野外的工作難度與時間。
2.2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體系的局限性
具體來說,我國現階段的森林資源連續性清查體系中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這主要指的是第一類調查,該類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的調查周期比較長,時效性差。從1973~2008年,我國總共進行了7次清查,每5年清查一次,而每年全國只有1/5的的省份參加調查,數據上傳不及時,也就是說第一次上傳和最后一次上傳的數據相隔近10年。所以最后的匯總數據出來時,準確率難以保證。
(2)森林資源清查的內容比較單一,這種單一的資源清查內容與當今森林氣候發展情況并不相符。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環境惡化,維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了世界發展的主題之一,隨著中國已加入“京都議定書”、“濕地公約”、“世界糧農組織”等一些以維護生態為宗旨的組織,林業生產的重心已經不單單只為木材的生產,同時也要兼顧生態意識,森林調查缺乏生態因素,只重視森林面積與蓄積,已經與時代的發展脫節,不能滿足現今林業的發展。
(3)在關于森林資源的清查調查中,一類調查抗干擾能力弱,結果不詳實,一類調查的調查方式為對固定樣地的隨機抽樣調查,但是在固定樣地的設立中,樣地與范圍內其他林地的待遇在人的潛意識中肯定會有區別對待,這樣在調查中所得的結果是非常不盡其實的,失去了客觀性與真實性。
3對于我國森林資源清查的思考
森林資源對于整個人類的生存,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離不開森林提供的原材料,生物呼吸離不開植物的光合作用,防風固沙需要森林,水土流失需要森林,而森林資源又是脆弱的,不合理的利用很容易導致資源枯竭,所以,為了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清查結果準確率尤為重要。在我國森林資源的清查過程中,由于我國森林資源在關于清查的體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點,導致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中不能形成有機、協調的工作鏈,從而導致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不能及時、高效地展開。為了提高森林資源清查工作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具體來說,目前我國的調查科技與方法,相對于國外林業發達國家是有所不如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為67%,與瑞典,芬蘭同為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而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21.63%。國土面積與中國差不多大的美國為33%,加拿大為44%,俄羅斯為45.2%。這些數據充分的表明了中國在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上是不如發達國家的,所以在資源利用方面,我們是需要向國外先進技術學習的,在清查方法方面,先進的科技與儀器是必不可缺的,技術代表著效率與準確。
(2)要著眼于清查手段的更新與全面性的發展,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與經驗完善自身的不足;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態建設已經成為當今發展的主要話題,所以在森林資源利用方面,保護生態是放在第一位的,這就要求森林資源清查的出發點不再只是簡單的面積與數量上的清查,而是從生態保護的出發點出發全面的監控森林資源動態,變森林資源監測為森林動態監測。
(3)關于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需要提供系統全面的法律制度支持,畢竟森林資源清查工作關乎到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森林資源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了從制度上規范資源清查工作的整體運行以及提供相應的法律支持,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政策,從而為森林資源的清查工作保障護航。
4結語
地球生態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在著眼于森林資源利用的同時,我們更關注其本身的生態效益,來進行生態系統的恢復與建設,一是緩解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二也是為進一步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才能永遠不停步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 李春干.森林資源調查若干問題的探討[J].林業調查規劃,2012(11).
[2] 雷相東,洪玲霞,陸元昌.國家級森林資源清查地面樣地設計[J].森林資源研究,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