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是高考最后沖刺的階段,該階段的數學講學不同于前兩年的分節教學。此時教學的重心在于引導學生厚積薄發,讓學生在復習中慢慢掌握高中數學的整體框架,從而熟悉每個章節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突擊。為此老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法,高效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復習,為高考數學通關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分析了提高高三數學教學效果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三數學;教學策略;教學質量
一、序言
高三是學生學習生涯中至關重要的階段,數學作為高考的核心科目,在該階段必須得到有效教學,然而這最后的沖刺往往時間流逝較快,學生學習壓力大,因此老師要采取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高效利用最后短暫的學習時間。
二、提升高三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1.強調數學問題解答的規范
規范的答題往往能讓學生在數學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老師在平時數學授課時就必須引導學生注重解題的規范性,從而逐漸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解題和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慢慢養成規范的思維習慣。數學中規范的答題要求學生按照特定的規范進行審題,組織數學語言,撰寫答案。規范的審題要求學生仔細分析題干,思索解題的過程,從而指導后面數學表達所需的語言,最后形成規范的答案。高考數學老師閱卷時是分步驟給分的,因此學生要按照規范的步驟進行審題和解答。高三是一個注重大量練習的階段,此時老師忙于為學生答疑解惑,很容易忽略對問題進行規范的講解以及規范步驟的演示,這無疑會讓學生淡化規范答題的習慣,不利于幫助學生在高考數學中取得較好的成績。為此,教師在給學生解惑時最好在黑板上詳細地板書題目的規范解題步驟,讓學生不斷在審題、數學語言組織以及答案書寫上規范自己,從而在高考中更好地表現自己。
2.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練習題
高三作為最后沖刺的階段,在復習規劃中一般強調通過第一輪的復習讓學生對高中階段的所有知識進行系統地復習,從而形成綜合的知識體系,而練習題正是幫助學生系統認識所有知識模塊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師要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習題,幫助學生科學把握核心知識。在數學復習教學中老師同樣需要選取合適的習題讓學生逐步摸清高中數學的知識網絡。最具代表性的習題并不是那些難題、偏題以及拓展題,而是那些最能反映核心數學知識的題目,這些題目由于具有代表性,因此會比較典型,可能常常出現在數學模擬考試中,為此老師要重點講解這些典型的題型,由點至面地發散講解,讓學生對這類題目有更好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在遇到類似題目時能夠觸類旁通,相互借鑒。高考數學題大都是由典型的題目通過細微的改編形成的,因此教師要仔細選擇最能反映數學知識模塊的典型習題,幫助學生系統認識高中數學知識。
3.注重通性解法和特殊解法的區分和講解
所謂的通性解法指的是解題的一般方法,是大多數題目解答可以引用的方法,但是仍然有一些題目不適合使用通性的解法。若是學生答題時全部采取通性解題方式進行答題,有時會出現費時多、結果錯誤的效果。因此,對于有些題目學生要根據情況進行變通,采取特殊的解題方法進行答題,這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殊的解題方式一般要借助特殊的數字和圖形進行解答,所得到的結果往往是題目最后的答案,還可以先分析某一數學問題的特殊情況,然后以此類推,得出一般問題的解題結果。特殊法由于借助特殊圖形、數據以及特定的分析解答,往往花費時間少,結果準確,因此比一般通性的解法來得更容易、更直觀。因此,老師在針對某些數學問題進行講解時,既要重點地演示一般的解題方式,也要有選擇地選取特殊的情形進行特殊方式講解,讓學生在答題時有更多的選擇。
4.充分關注一題多解,指導學生多角度答題
高三復習時間緊迫,如何高效利用短暫的時間是老師必須考慮的問題。為此,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數學老師會注重題目拓展性的延伸,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多角度的講解,讓學生學會變通。在具體使用一題多變的教學模式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中造成多解現象的原因,然后幫助學生發散思考,多角度考慮問題,從而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層的把握,進而掌握涉及數學知識點的外延和內涵,從而慢慢地學會融會貫通。一題多解的多角度解題模式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問題,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和潛能的激發。老師要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答題,讓學生形成多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答題的效率。
5.仔細分析學生數學解題的錯誤
有很多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有著共同的錯誤,老師若是單純地把這些共同錯題的答案拋給學生,而不注重對這些易犯錯誤的題目進行細致的講解與分析,學生很容易在更多的練習中慢慢遺忘這些錯題的答案,從而導致老師的心血付之東流。因此,對于這些學生容易有共同錯誤的問題,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讓學生自我發現錯誤,然后老師針對性地進行詳細講解,加深學生對易犯錯誤點的印象。比如,學生容易在二次函數的解題中忽略二次項系數、等比例函數求和中忽略公比是1的特殊情況等,學生大都容易在有著特殊情況的數學題目中忽略某些特殊因素,從而導致結果不全面或出現錯誤。為此,老師可以重點選取最具代表性的錯誤點板書在黑板上由學生共同發現,自我反省,然后老師詳細地講解和剖析,幫助學生對這些易錯點有更深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在下次遇到類似題目時能夠謹慎思考,仔細答題,進而取得更好的
成效。
6.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是加深對某一數學問題認知最有效的辦法,為此,數學教師在高三復習指導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主動地探知數學問題,并不斷地自我提升和反省,這樣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升和訓練,進而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更好的成效。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充當指路人的角色,幫助學生發掘問題,從而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發掘問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7.注重指導學生進行答題后的自我反省
反思是高效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問題、更深刻地記憶答案和答題思路,從而在下次類似的題目中做出更好的解答。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答題后的自我反思,既要針對錯誤的題目進行犯錯原因的反省,又要針對易錯而沒錯的題目進行深刻的思考,爭取下次遇到相似的題目能夠盡量避免犯錯。反思的內容可以是解題的方法、答題的規范、答題的思慮,也可以是答題的準確性。教師要不斷督促學生進行答題反思。
8.詳細分析高考數學大綱
數學教師在高三復習第一階段還可以針對高考數學大綱進行細致的分析,讓學生對考題的類型和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后期的復習中有選擇地進行高效的學習和針對性的記憶,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高三階段的最后沖刺是短暫而又至關重要的,數學教師要在這個階段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抓住高考數學的重點,不斷地自我學習、自主領悟、有效總結,從而對數學解題有更深刻、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在高考的舞臺上表現優異。
參考文獻:
[1]溫建紅.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內涵及特征[J].數學教育學報,2011(06).
[2]楊波.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標準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唐孝菊.新課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4]王介花.高中數學差異教學下同題異構課的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賈繼艷,女,1974年4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湖北省武漢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