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是學習英語的一條基本原則,因為沒有聽,就沒有說,用英語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英語聽力對學習英語十分重要。
關鍵詞:英語教學;聽力;訓練;方法;效果
“聽”是英語學習中的四項技能之一,它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是學習英語的一條基本原則,因為沒有聽,就沒有說,用英語交流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英語聽力對學習英語十分重要。
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耳聰目明、聽覺敏銳,模仿力強,但也天性多動好玩,專注程度不持久,理解能力低弱等特點。只要教師善于引導,揚長抑短,小學階段無疑是培養學生聽力的最佳時期。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良好聽力習慣始終堅持的一些做法。
一、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感知語境
環境能熏陶人,可能直接影響人的成長。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記憶能力快,他們擅長聽說,模仿力強,如果在他們剛接觸英語時,英語老師能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增強他們聽說的欲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從問候、評價到布置作業等,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深入,語速由慢到快”的原則,持之以恒地用英語授課,并借助豐富的體態語言,使學生逐步沉浸在英語的氛圍之中,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通過課堂訓練,使學生們的聽力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如在三年級的第一節英語課上,教師就可以開始訓練學生聽stand up, sit down,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課堂用語,學生們積極性很高,有些學生不能及時領悟時,可用眼神、表情和動作提醒學生,讓學生邊聽邊跟老師做,一個月下來,絕大多數學生對老師的指令都能迅速作出反應,課堂氣氛也非常融洽。
二、優化課堂組織形式,以趣促聽
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中,讓他們善學、樂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小學生生來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在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簡單易行,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游戲中,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高度集中,接受知識也很輕松,并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在鞏固所聽的單詞和詞組時可采用Whisper,Listen and guess等形式進行游戲競猜:教師可先輕聲對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單詞或一個詞句,讓學生分組輕聲傳話,最后一名學生大聲說出他所聽到的單詞或詞句,正確的一組為冠軍隊;或老師說出詞面,讓學生們猜是什么單詞。
三、教給學生聽講的技巧
首先,要求學生靜聽。每節課堂上,教師用英語教給學生來創造聽的環境,也是提供給學生聽力的最好機會。生生對話或師生交流時一定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平心靜氣去傾聽,號召學生盯著對方,用心去聽他們談論了什么話題,并告訴學生,聆聽他人表達思想情感是尊重對方的積極態度,你也會贏得對方的尊重。
其次,每單元每部分都有與課本相匹配的《活動手冊》聽力專項練習,并且針對性強。在每次訓練時,要求學生立即進入做題狀態,動用眼耳腦等感官先審題,解決聽什么的問題,然后腦海中盡快反映呈現與之相關的語言知識,接下來在聽的過程中,抓住重點進行判斷、填空、選擇或完成短文等。鼓勵讓他們復述所聽到的內容并大聲說給同學們聽。老師隨即作出積極地評價,樹立了他們聽說英語的自信心。
總之,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在訓練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聽力氛圍,以調動學生聽的興趣為主導,以培養學生的聽的技能和綜合語言能力的水平為目標,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注重評價,當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學生的聽力水平必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劉蘭.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J].神州,2012(05).
作者簡介:秦蕾,女,1982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秦安路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