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梅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傳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發展。為了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語文寫作中的運用備受重視。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中的應用,旨在為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及智力的發展提供良好途徑。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 高中語文寫作 教學應用
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對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探究式教學法以培養語文寫作需要的各種能力和技巧為基礎,要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累廣博的知識,同時以提高學生的智力為目的,要求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得到有效訓練。因此,如何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有效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已成為當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1.鍛煉學生的思想,陶冶情操
文章的藝術特色與思想內容不僅能夠體現作者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意圖,還能夠展現作者的文化水平、感情狀態、個性特征和思想層次。因為作者的修養和文章格調的高低有密切的關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文章的價值和特色,所以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要注意鍛煉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發現新事物、不同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及寫作的激情[1]。如何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升華學生的理想、陶冶學生的情操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已成為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前提。探究式語文寫作教學通過將學習過的文章思想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加深學生對某件事物的感悟,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得到鍛煉。
例如蘇教版高一語文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體會青春、相信未來、感悟人生。在“向青春舉杯”這一專題的教學中,有一篇名為《十八歲和其他》的文章,作者提到兩代人矛盾的處理、讀書的苦樂及青春與理想,認為兩代人矛盾的形成一是因為源于父母的“愚昧”與“落伍”,二是因為下一代對父母經驗無條件的否定,其根本原因是兩代人之間的溝通不足。教師在教學中可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寫思考父母與自己相處是存在的問題,思考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由此給父母寫一封信,與父母交流。關于讀書苦樂,作者認為“功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讀書的樂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這個觀點,并要求學生寫一篇“功課是否會影響讀書樂趣”的議論文。
2.豐富學生的閱歷,積累知識
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生活是文章寫作的來源,閱歷是文章寫作的材料庫。學生的生活閱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章的內容和表達方式,豐富的閱歷和廣博的知識是學生寫出好文章的基礎[2]。相反,閱歷的缺乏和知識的貧乏,對寫作起著消極作用。因為閱歷的豐富主要是通過閱讀和生活實踐獲得的,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設置閱讀課程和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寫作話題,培養學生閱讀書籍和觀察生活的習慣。通過閱讀和觀察,學生對生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閱讀和觀察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信息,不僅為文章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還充分地調動作者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文章更充實、生動、準確和優美。
例如蘇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認為研讀世界文學是獲得教養的有效途徑。作者認為閱讀不是一種消遣,而是一種追求,能使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同時,作者認為真正的修養不帶有任何目的。因為出于某種目的閱讀是不可能長久的,所以探究式教學不是用某種手段逼迫學生閱讀,而是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讓學生追求閱讀、追求知識,使閱讀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教學《獲得教養的途徑》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經典名著,誦讀經典名著中的名言,使學生產生精神共鳴,引導學生閱讀,還可以用網絡教學媒體播放由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訓練學生的思維,提高智能
文章寫作的依據是客觀事物,但要根據客觀事物制作成為文章還需要各種智能和技巧。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認識和了解時要運用觀察能力與發現能力,從客觀事物中提煉信息時要運用到綜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及篩選加工信息的能力,寫作時應有效運用語言組織能力和結構能力。同時,寫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將各種能力有效地表現出來。由于寫作是以思維為核心組織各種智能和技巧的一種綜合性智力活動,思維的運用貫穿整個寫作,因此培養和發展高品質思維、提高思維能力是開拓思路、發展智能、寫好文章的關鍵[3]。
例如在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專題后都有一個寫作指導,每一個寫作指導培養的能力和技巧都不同。如第一專題寫作主題“你的生活很重要”訓練的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第二專題為“鮮明的觀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培養的是學生的結構能力。而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專題的寫作指導主題為“寫出你的真實感情”,與“號角,為你長鳴”的寫作指導主題“寫出人物鮮明的個性”相同的是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因為專題后的指導缺乏層次性和規律性,所以教師在教學復習階段應對寫作指導進行有機整合,再次歸納并進行系統的教學。思維的訓練是通過整體訓練和差別比較實現的,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應注意思維發展的規律,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
4.結語
從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和對客觀事物的反應能力,同時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將生活閱歷運用到語文寫作中的應用能力。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寫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該教學模式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應得到推廣。
參考文獻:
[1]李俊雅.探究式解讀寫作背景的學習意義[J].教學界,2012,8(5):65-66.
[2]馬普英.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創新初探[J].語文學刊,2013,8(8):85-86.
[3]沈在連.發現·探究·表達-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教育導刊,2013,9(1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