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不是要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需要學生主動參與。
關鍵詞:平等和諧;鼓勵;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上,隨著知識點的不斷增多,難度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針對學生存在的這種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放下架子,還要愛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以成績的好壞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不偏愛部分好學生。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有他的閃光點,真正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二、把“微笑”和“鼓勵”帶進課堂
教師的情感往往可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所以教師應把微笑帶進課堂,盡量創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學期的開始,我讓學生們準備了一本隨堂測試本,在課堂剩下十幾分鐘時,給學生出示幾道本節課的重點題型,考察學生在這節課的掌握情況,并給予每個學生不同的表揚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三、巧妙設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解《函數的概念》時,內容涉及到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恰逢學校舉辦運動會,在本節的引入部分,我把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與運動會中的田徑項目聯系到一起,讓學生們討論“如何判斷誰在比賽中得第一?”學生們討論熱烈,很快得出了路程、時間、速度的函數表達式。在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后,再進一步講解函數的關系式、函數的概念、學生在本節課中,反映積極,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也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學生是變化的個體,教師應不斷地改變教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三年都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
作者簡介:王曉燕,女,出生年月:1984.10,本科,哈爾濱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就職于山東省招遠市龍馨學校,研究方向:數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