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兒童運動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運動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運用觀察法和文獻法相結合的方法,重點研究當前幼兒體育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對發現的不足和缺點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強調體育教學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要注意對幼兒興趣的保護,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多元文化的教學,讓體育成為幼兒健康成長的一個有效工具。
關鍵詞:學前兒童;體育運動;現狀及策略
學前兒童體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前兒童集體的生長發育、發展學前兒童體能、提高其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幼兒其他方面的成長。成功的體育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教師,要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可以本末倒置。
一、我國學前兒童體育教育發展現狀
(一)教師的主動學習、提高自身水平的意愿不強
體育是一種肢體行為的藝術,幼兒學習體育,參與體育鍛煉,不論是學體育動作還是欣賞體育表演,心理活動都很活躍;體育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要密切注意,才能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率。現在的體育教育環節,動作模仿依然是主流的教學方法。教師很少去思考如何啟發幼兒,而是簡簡單單地讓幼兒去重復教師所教的體育動作,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不明顯。首先,教學目的不夠明確。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讓幼兒去模仿體育動作,并以學會教師的“規定動作”為主要目的,忽視了引導幼兒去理解動作本身所蘊含的情感含義。其次,教師還缺乏對幼兒身心特點的深入了解,致使幼兒缺乏愉悅的情感體驗,創新不夠。
(二)忽視了對幼兒體育活動興趣的培養
一個成功的體育教學活動,前提條件是幼兒和教師必須是充滿互動的。如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幼兒是否愿意參與其中是教學活動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而在實際教育環節中,教師很少注意到幼兒情緒的變化,或者忽視了幼兒對教師所要求的體育鍛煉目標的抵觸心理,造成在教師教授的過程中幼兒沒有激情,沒有主動參與的意愿。
(三)體育運動教學活動中缺乏文化元素,教育形式單一
如今社會的發展形勢,必將是多元文化的大融合。多元文化是這個社會發展的成果。幼兒接觸多元文化,對于幼兒以后人格的形成有更多的幫助。幫助幼兒掌握更多的元素,是幼兒創造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際的體育教育中,教師往往只重視體育教學本身,忽視了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其他文化元素,忽視了教育內容的開放性,采用單一教育手段,對幼兒的全面成長所能產生的積極意義顯得較為有限。
二、學前兒童體育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加強學習和交流,不斷提高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
打鐵需要自身硬,只有自己肚里有貨,才能在幼兒的體育教育面前游刃有余,在幫助幼兒鍛煉提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1.定期培訓、及時總結,學習新的教育方法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有很多教師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知識不夠用,面對越來越高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學創新水平。首先要以認真的態度、新穎而廣博的知識深刻透徹地理解教材,樹立良好的信念和高尚的師德,使自身樂觀向上、有所作為。通過定期的培訓可以及時更新教師的知識內容。在培訓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等輔助手段,幫助教師掌握全新的教育手段,學校應該采用長期的、短期的或者定期、不定期的方式把理論知識轉變為教師實際的教育水平。教師應把學到的、總結到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教學成果。
2.開展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交流活動是最直觀、最有效的互相學習的途徑。在實際的工作中,一些總結出來的優秀的教學經驗掌握在部分教師的手上。這些教師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很多教師反思自身教學活動中的不足。當然,也可以使自身的教學工作通過被其他教師觀摩的形式,得到他們的想法、意見、建議,這些都是學習、改進的金律良言。幼兒是整個學習環節的最直接感受者,雖然他們不能完全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和他們的交流,認識到自己有哪些教學方法是受他們歡迎的,哪些方法是需要進一步改進的。
反思與總結是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方面,意見和建議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動力。當然,除了培訓,還有其他很多的方法,比如考察、學術研討會、經驗交流會、作專題報告等等。
獲得了經驗就等于獲得了進步。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念,才會有正確的教育方向。
(二)激發幼兒的運動熱情,讓興趣成為幼兒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要想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知識、口才、智慧很重要,優秀的活動,不僅可以引起幼兒的好奇心,還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通過講故事、欣賞體育比賽、組織體育活動等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要依據自己的文化素養,發揮自身的特長,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形象思維發達,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年齡越小,玩樂的時間越長。其實,科學的玩??梢源碳ど窠洶l育,讓幼兒成長得更快,所以教師在開展游戲教育過程中,要做的就是不斷變化我們的游戲,不斷激發幼兒內心的好奇心。只要幼兒的內心好奇心不減,那么幼兒的興趣就不容易被轉移。這是體育游戲開展工作上幼兒主觀方面需要具備的條件。
教師要做一個觀察者、欣賞者、鼓勵者。幼兒是天真的、可愛的,積極向上的。給予適當的鼓勵,可以激發幼兒很大的興趣和動力。在一定的自由的學習框架內,任由幼兒自身發揮想象力,不論幼兒的學習效果如何,都應給予積極的肯定的評價。要把幼兒作為體育教學的中心,讓每一個幼兒都應該有同等嘗試的機會。教師不能以個人的觀點選擇自己認為符合“標準”的體育動作進行點評。
(三)體育教學離不開生活,應和其他教學相聯系
幼兒體育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兒體育課程,呈現開放性和發展性特點。要通過體育教學引導幼兒關注體育與生活、體育與社會文化背景的關系,幫助他們了解人類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似性及其獨特性,使他們學會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納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教師要樹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觀念,了解世界主流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對不同的文化擁有積極和寬容的心態,這樣才能在教育活動中體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體育的根源來自于勞動,勞動的最高表現形式升華為藝術,所以體育其實和很多民間藝術文化是相通的。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到很多民間的文化藝術。民間藝術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的存在不為別的,只是為了人們的美好生活而存在。要讓幼兒關心生活、感受生活,感受社會多元文化發展的時代氣息。如果我們樹立了這樣的觀念,那么我們會突然發現,體育教學的素材突然變得源源不絕。教師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將民間體育納入符合幼兒身體特點的幼兒體育活動中,進而豐富我們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建立在自身的生活經驗之上。
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幼兒園環境創設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環境布置、日常體育知識普及圖片的選擇上要力求體現多元文化的特色。比如民俗的踢毽子、現代的足球、國外普及度較高的棒球等等。
要讓幼兒真正感受中國的民俗文化、世界文化、生活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家長配合的途徑引導幼兒參加相關的活動。去現場感受體育比賽的氛圍,這一點在國外做得非常好,英超賽場上“小球迷”的數量非常多,他們對這項運動喜愛的原因不同,相同的是對體育文化的接受程度。家長可以在自己情緒高漲的時候和孩子進行體育活動。這些都是對孩子多元文化的熏陶。
總之,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時代需要有知識、有能力的全面人才。學前兒童體育運動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的身心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前兒童有其特殊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對兒童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根據其身心發展特點而選擇不同的體育運動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我們應該始終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幼兒,用積極的態度激勵幼兒,尊重幼兒游戲為主的天性。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順應幼兒的天性,保護好幼兒的這種特質,真正讓幼兒從內心愛上體育運動這種方式。
參考文獻:
[1]許卓婭.學前兒童體育[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張明紅.幼兒園語言教育與活動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許鴻.幼兒藝術教育[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5]陳文華.文化學概論[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6]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湯秀榮,女,1978年6月出生,本科,浦江鎮優秀班主任,供職于閔行區浦江之星幼兒園,在教育教學中專注于幼兒游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