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
【摘 要】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學齡前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內,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對兒童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本文從培養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發展的意義出發,基于幼兒創造性語言發展的現狀,對相應的教育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創造性;教育策略
一、培養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發展的意義
(1)有利于豐富幼兒的詞匯量。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在語言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接觸一些陌生詞匯,并通過上下文的理解完成對新詞匯的掌握,除此之外,語言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創造性地發展孩子的語言,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并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有利于提高幼兒語用能力。人類的語言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過模仿學習形成的。對于學前兒童來講,發展其語言能力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模仿別人說話,并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因此,提供豐富的語用機會、創設和諧的語用環境,加強對幼兒的語言教育對于增強其語言表達的意愿,對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3)有利于奠定幼兒的閱讀基礎。如何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習慣一直是幼兒教育的重點,而通過創造性的語言教育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而產生主動閱讀的愿望,逐漸形成閱讀習慣,為未來閱讀奠定堅實基礎。
二、幼兒創造性語言發展的現狀
(1)幼兒園語言活動的選材與幼兒的客觀實際不符。《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但現行一些幼兒園在選擇幼兒園語言活動材料的過程中過于簡單,或忽略了幼兒年齡班之間的差別。例如,一些新手老師在選擇活動材料時不能從不同層次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進行選擇,在小班就進行詩歌欣賞、創編等語言教育活動,從而使得許多孩子在接受語言教育的過程中無法調動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其語言經驗的積累與拓展。
(2)活動組織形式單一,缺乏創造性語言運用的空間?!吨改稀分赋鲇變簣@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于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目前,一些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取著教授的手段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不能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不能創新設計教學游戲,從而孩子無法真正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此外,還有部分幼兒教師只將孩子語言的創造性發展放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區域活動中的語言角、日常生活中的個別化語言交流流于形式,沒有貫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從而使許多孩子難以在生活中有效的拓展其語言經驗,從而使語言的發展無法延伸,無法有效促進其創造性語言的發展。
三、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的發展及教育策略
(1)選擇恰當的語言文學作品。學前兒童語言的創造性發展對于教材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我們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不僅要從小班、中班、大班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征出發,有層次地選擇真正適合學生發展的教材內容,還要保證教材的生活性,即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一些朗朗上口、簡單有趣的語言文學作品。如《手指變變變》:“一個手指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兩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兔跳呀跳;三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貓喵喵喵;四個手指變呀變,變成螃蟹爬呀爬;五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鳥飛呀飛。”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前兒童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
(2)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我們在培養學前兒童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利用教具為兒童營造真實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在語言游戲“給小動物喂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喂食”游戲,在“喂食”中,幼兒就能夠有意識地為自己和小動物設計“臺詞”,并在交流中鍛煉語言表達,形成互動情感,從而實現語言的創造性發展。
(3)培養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的運用是鍛煉語言能力的關鍵,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幼兒語言表達的信心,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與耐心,讓他們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其次,要將語言的運用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來如在幼兒洗手的過程中可以教孩子唱洗手歌,從而讓孩子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形成運用語言的意識和能力。
四、結語
總之,學前兒童語言創造性地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時間的探索與堅持,所以家長和教師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想說、敢說、愛說的語言環境,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語言潛能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進而讓孩子真正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和創造者。
參考文獻:
[1]周兢,陳思,Catherine Snow,Paola Uccelli.學前語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視兒童學業語言的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4,06:39-44.
[2]鄭荔.“語言資源觀”與學前兒童語言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4,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