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巍
摘 要:信息時代的發展使教育模式不斷變革,人文教育在現代化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該文簡述了目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淺析了人文教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體現。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教育模式 人文教育 現狀 體現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098-01
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學生能力的強弱通常由一張卷子的分數來決定,這種應試教育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因此,新課程改革在教育界興起,其教育理念中的人文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實現中職數學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1 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中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普遍認為文化知識用處不大,相對于機械維修這一類實用性較強的專業技術課而言,數學則較抽象,因此在中職學科教學中較容易忽視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將數學這一類文化課當成為專業課服務的課程,教學內容多且課時數少成為了中職教師教學的難題。教師只能利用少量課時完成教學任務,將知識硬塞給學生,由于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對學習數學提不起興趣,教師硬塞的知識使學生更加難以理解,不但無法真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導致數學教學的質量得不到保證。此外,考核機制的功利化和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同樣影響著中職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
2 如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
2.1 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觀念
中職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傾向于數學中的科學教學,忽視數學中的人文教學,學生提高數學成績的方式只是不斷做練習題,這樣的方法無益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意識,學生無法領略數學的和諧之美,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樹立新時代“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做教學活動中的主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將數學知識授予學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將人文精神貫穿于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學習數學知識,體會到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精神。
2.2 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應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樹立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豐富自己的數學史知識,改進教學方式。教師可通過參加教研活動、閱讀教學雜志、學習新課標教學理念等方式,重視數學教材中相關的數學史知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身作則,帶領領略數學知識的無限魅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精神。
2.3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師如果不注重教學方法,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死氣沉沉,讓學生覺得數學枯燥無味,其結果是學生對教師傳授的數學知識一知半解,加大了學生解題的難度,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甚至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穿插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數學故事,比如歷史上數學家在研究數學知識過程中的不屈不饒精神,以此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抗挫能力;教師可利用較直觀且學生熟悉的現實背景對數學結論進行解釋,用圖像語言或自然語言代替抽象的數學語言,將數學生活化、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可在課堂上適當講述一些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趣事,或數學家在研究數學知識過程中發生的趣事,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對數學充滿興趣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2.4 充分發揮人文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數學這門學科對人的培養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其是人們往后長期行為的基礎,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在數學中融入人文教育,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生存創造條件。數學是自然科學之一,它一直以主要的文化力量發揮著它在人類文明史中的作用,應正確認識其人文價值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數學精神作為一種理性精神,能夠完善人的精神品格,在數學教學中適當滲入相關的人文教育,對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為學生創造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有機會互相討論與數學相關的知識,在合作交流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主動性。同時,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學習態度、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知識水平、個人能力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應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收獲不同的價值、知識等。
2.5 創建新型的評價方式
傳統的數學教學評價方式中,分數是唯一的指標,教師、家長、學生都只注重分數,這樣的評價方式過于簡單,無法正確判斷學生的能力,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結果,忽視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中職院校應改進評價方式,改變以分數判斷學生能力的觀念,教師在重視教學結果的同時應注重教學過程,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數學綜合運用能力進行培養,在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積極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各有所得,并明白成績的高低與自身能力的高低并非成正比,幫助學生正確全面了解自己。
3 結語
人類社會健康的根本保障離不開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能夠培養人們的理性精神,完善人們的人格。現代化教育的課程理念是學科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以人為本,因此,中職數學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莉.中職數學教學實踐中的人文教育[J].考試周刊,2012(94).
[2] 吳素波.中職數學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12(6).
[3] 呂金英.談數學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教改·教研,201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