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麗 邵德興
摘 要:高職頂崗實習是實現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最好的載體,但很多高職實習反饋的問題讓其有流于形式的表象。本人從實習中表現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給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頂崗實習 工學結合 職業生涯 崗位需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a)-0234-01
國務院和教育部都要求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擇業就業、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重慶商報訊中有:高職頂崗實習不能“走過場”。高職頂崗實習是處于走形式狀態?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要進行探討。
1 高職頂崗實習概念
高職頂崗實習是指在實習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把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以獲取實際經驗,提高理論水平,鍛煉工作能力。需要完全履行崗位全部職責和普通實習實訓不一樣。要保證學生完成文化基礎課、部分專業課和校內專業實踐課,如果學生沒有充分的理論準備,處于懵然無知的狀態,頂崗實習沒有意義。
2 頂崗實習的意義
學生參加實習能獲取實踐經驗,為自己成功走向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可以了解職業與行業,確定就業方向;還可以順利完成由學生到員工的教師轉換;更可以增強求職的競爭優勢,順利就業。有了實習經驗,畢業時就可以更快、更好地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3 高職頂崗實習有流于形式的表象
盡管頂崗實習至關重要,但從某些角度視察頂崗實習有流于形式之嫌。可以通過頂崗實習中出現的問題來判定。
3.1 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出現的問題
3.1.1 不能正確對待崗位選擇
不同崗位工作的難易程度有別,福利待遇不同,工作條件有差異的。有的學生就會覺得不公平,進而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平衡心理,離崗回家或者自行找單位實習。
3.1.2 學生適應能力差
個別學生對實習生活不習慣,不能和老員工友好相處、體力不支而不能堅持正常工作、好高騖遠不愿做基層工作。個別學生適應不了企業嚴格的管理,出現頻繁請假、隨意曠工、中途離崗等現象。
3.1.3 出現心理問題
實習過程中有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比如緊張與恐懼、自卑與失望、人際交往心理障礙、適應能力和耐挫力較差等,導致學生不能正常實習或者不能按原計劃完成實習。
3.2 企業和學校中出現的問題
3.2.1 管理力度不夠
學校有時精力不足、師資不夠,反映在實習過程就是管理力度不夠。實習學生太多,企業也不能安排專人指導。結果大多數學生的頂崗實習基本上處于“放羊”狀態。有很多實習生到崗上了幾天班,就私自回家或轉廠。
3.2.2 實習崗位與專業不對口
許多專業無法找到與其對口的實習崗位,相當一部分學生的頂崗實習就成了簡單的打工。企業出于企業知識產權和自我保護的需要,不愿讓實習生知道企業的核心技術。比如營銷專業的學生到超市實習,讓學生去卸貨,打掃衛生、收銀等。可想實習效果。
頂崗實習中呈現的諸多問題使得頂崗實習處于“放羊”狀態,足以證明有流于形式的表象。
4 致使頂崗實習流于形式的原因探析
造成高職頂崗實習流于形式的原因主要涉及企業、學校、學生三個方面。這里從學校方面進行分析。
4.1 學生本身對實習效果的影響
4.1.1 學生不能正確認識頂崗實習
有的同學認為參加實習可以擺脫單調的理論學習,可以自主脫崗到校外打工掙錢,得到所謂的“自由”,實現掙錢的愿望。請假、離職、自主脫崗,即便不能離開實習崗位,也在那里混日子。
4.1.2 實習期間頻繁請假或脫崗
原因主要有:一是缺乏必需的技能和本領,用非所學,在崗位上不會做事情。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學生處于身心疲憊之狀而難以承受。三是個人利益得不到保障,受到不公正待遇。四是出現心理偏差。無奈之舉就頻繁請假或去尋找理想中的工作。
4.2 校方對頂崗實習的影響
4.2.1 實習考核評價不盡合理
企業對實習過程進行定性考核,校內指導教師進行綜合賦分。但由于校內教師與企業人員溝通不夠,“結果式”量化考核很難實施。企業給出不符現實的評價,教師考慮到學生即將畢業看到企業給的分數、實習單位蓋章證明和評語,就給予通過。導致了學生認為實習很容易通過,嚴重影響實習的質量。
4.2.2 學校組織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時間長,學生分散,學校教師人數少且要完成校內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無法全程參與管理和指導。個別學校領導甚至認為把學生放出去實習,所有管理工作完全由實習老師去做,就對此不聞不問。領導的態度導致了老師的惰性。實習老師工作力度不夠的主要原因就是:實習期間補助不合理,得到的工作量少,獎懲不明等。
4.2.3 師生的技術水平低
學生沒有顯出高技術性的操作,就是一個學徒。學校老師對企業的崗位操作不熟練,不能給企業帶來實惠的高新技術。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但企業已經簽了實習協議或者已經答應了學生實習,不便中止實習,只好把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
5 阻止高職頂崗實習流于形式的建議
提高高職頂崗實習質量應由社會、學校、實習單位共同負責。這里僅從學校應該采取的措施來進行分析。
5.1 對學生進行崗前教育
5.1.1 明確實習目的
學生離校之前一定要讓學生知道到是去干什么,應該學習什么。分到理想崗位應該怎樣做,分不到理想崗位又該怎樣做?專業對口要學什么,專業不對口學什么?上崗第一天,指導老師要落實學生的崗位情況。
5.1.2 讓學生明確身份,順利完成角色轉變
現在是學生,到了企業是新員工、學習動手操作;服從企業管理、完成崗位工作。要他們知道實習中會出現一些困難,會經歷學校和社會之間的“不一樣”。給他們一些“吃苦”教育,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實習崗位,逐漸由學生轉變成單位員工。
5.2 校內老師的指導和管理
5.2.1 校內指導老師的選定
選派指導老師一定要做到專業對口、技術過關、和責任心強。有的院校選派國際貿易專業的老師帶隊營銷專業的學生去實習,原因是該老師是班主任,便于學生管理。可想指導效果和技術水平。如師資不足,可聘請實習企業的兼職老師。
5.2.2 領導重視實習管理
領導要重視頂崗實習,不定期探班。最好的方法就是建構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信息平臺,實現校企雙方領導有效溝通,保證各種問題及時解決;校內指導老師和企業師傅信息共享。考核可以參照山東電子技術學院的做法。
5.2.3 提升教師技術服務能力
老師的頂崗鍛煉最好和學生頂崗實習同步。學校與實習企業共同設計產品、試驗與研究等;學校主動為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學校教師解決企業急需卻無力解決的問題,使企業從中受益。
現在高職頂崗實習只是有流于形式之嫌,共同努力一定能實習我們的初衷。
參考文獻
[1] 陳海秀.高職頂崗實習中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12(4).
[2] 黃阿梅.高職生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的建設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