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玉
摘 要:本文對現代手機意象展開相關調研,通過spss因子分析法對一系列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提取現代手機造型所傳達的六大代表性意象,為從事手機設計及其相關設計的設計者們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后續的研究提供試驗依據。
關鍵詞:手機;造型意象;因子分析法
產品造型形態是表達產品設計思想與實現產品功能的語言和媒介,通過造型形態設計能夠傳達精神、文化等層面的意義與象征性。[1]成熟的設計意象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態、特征與模式,產品的意象造型設計已成為許多企業重要競爭力之一。[2]本次探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定現代手機造型給人們所傳達的幾大主流意象,從而有效地為從事手機設計及其設計相關領域的設計師們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后續的研究提供試驗依據。
1 手機樣本與意象語匯的確立
1.1 現代手機產品樣本確立
在進行搜集手機樣本這一過程中,從市場上的手機廣告、手機雜志、網絡商店上收集2011年至2013年上市的手機產品樣本若干,其中以2012年、2013年上市機型居多。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手機的正面形態,所以收集圖片均為手機1︰1大小的正面或正側面圖,且低、中、高檔次機型各占一定比例。經若干設計從業人員討論確認后,刪除類型接近的機型,初步篩選后得到86個現代手機樣本。為了更加有效地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縮小手機樣本范圍,通過將86個手機樣本以問卷的形式向10名專業人士發放(男女各5人,年齡21~33歲,學歷均為碩士研究生,包括4名專業手機設計師、4名具有手機設計背景的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以及2名手機發燒友組成),并讓其從86張1︰1的手機樣本中,選擇出自認為最能代表現代手機造型特征的30個樣本。樣本被選中1次計1分,將得分數大于等于5的26個手機樣本統計出來并確立為本研究最終的現代手機樣本。
1.2 意象語匯的搜集及確立
在意象語匯的搜集階段,一方面通過網絡、市場、雜志等平臺廣泛收集用于描述手機造型的形容詞匯若干;另一方面,形容詞匯可以通過訪談相關手機銷售人員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和感受來獲得。再由幾位具有手機設計經驗的研究生共同討論,得出90個適合描述現代手機造型的形容詞語。選取18名具有手機相關設計經驗或研究經驗的受測者,其中工業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14名,男性7名,女性7名;手機設計師4名,男性2名,女性2名。設計問卷要求受測者從90個形容詞語中,選出適合描述現代手機造型意象的詞匯30~50個左右。
經統計,得到15個被選次數最多的描述性質的意象詞語,如下:尊貴的、個性的、簡約的、精致的、前衛的、典雅的、新穎的、大氣的、和諧的、輕快的、浪漫的、律動的、親和的、科技的、清新的。
2 現代手機造型代表性意象的確立
2.1 問卷設計
用以上挑選出的15個形容詞分別為26個手機樣本打分,運用語義差異法中的五點量表法制作成五階評估問卷,由受測主體對之進行主觀評價。每個手機樣本的意象評分問卷設計為一份,共制作286份問卷。問卷中,由左至右為-2~2的整數評分,如“尊貴”一詞,評2分代表該樣本很尊貴,評1分代表該樣本較尊貴,評0分代表該樣本無明顯尊貴意象,評-1分代表該樣本較不尊貴,評-2分代表該樣本很不尊貴。發放問卷地點在某重點高校校園,向174位受測者發放,每人兩份。最終,收回280份有效問卷,為了便于以后的統計分析,將每個手機樣本的問卷均保留10份,便又剔除20份問卷。最終,有效問卷為260份。
根據260份有效問卷,對受測者的背景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如下:受測者均為在校學生;男性占55.2%,女性占44.8%;年齡18~32歲;學歷均為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42.5%;設計專業在讀或具有設計相關背景的受測者占總人數的57.5%。
2.2 以因子分析法進行代表性意象語匯確立
將260份有效問卷數據輸入SPSS軟件,運用因子分析法對15個意象詞語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本次實驗KMO抽樣適度測定值為0.806,此值大于0.5;巴特尼特(Bartlett)法原型檢驗值是1282.614,P(Sig.=0.000),均符合因子分析法對數據的要求,故本次數據適于進行因子分析。對輸入數據選取轉軸法中的直接斜交法來進行因子分析,從而找出意象語匯的潛在特征。根據因子特征值陡坡圖檢驗挑選出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語意因子,得出3個語意因子。從因子特征值陡坡圖中看出,3個特征值大于1的語意因子解釋變異量累計達55%,上述結果符合Ealtman and Burger所提出的建議:當每個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能解釋40%以上的變量時,則該因子分析結果可取。由此,我們可以確定15個意象語匯可歸屬于3類語意因子。
將分屬于三類因子的意象語匯按因子負荷量大小依序排列,因子負荷量的值越大,則代表與該因子的相關性越大。因子一包含親和的、浪漫的、輕快的、和諧的、清新的等5個意象語匯,我們將其定義為自然因子;因子二包含尊貴的、簡約的、典雅的、大氣的,將其定義為品位因子;因子三包含前衛的、新穎的、個性的,將其定義為新奇因子。因子一、因子二、因子三的因子軸貢獻度比例為30%︰15%︰10%約等于3︰2︰1。在保證不改變個因子解釋變異量比例的前提下,分別從每個因子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語意共計6組,如表1所示。
表1 最終確定的6組代表性意象
2.3 代表性意象相關性分析
在已輸入SPSS的問卷數據中,選取親和、浪漫、輕快、尊貴、簡約和前衛六組意象評分數據,運用皮爾遜相關分析,通過計算每兩個詞匯的均值和標準差,求出每兩個詞匯的關聯度,以此來分析每兩個意象之間的相關性。由此得出,每兩個意象的皮爾遜相關系數都在0.5以下,可見,六個代表性意象之間的相關性不大。尊貴意象和輕快意象、親和意象以及親和意象和前衛意象之間還出現了負相關。由此可見,根據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的六個意象彼此之間相對獨立,并無過多的重疊因素,作為現代手機造型的代表性意象是可取的。
參考文獻:
[1] Su Jianning,Jiang Pingyu,Li Heqi.Research on kansei image-driven method of product styling desig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Development,2009,7(1/2):113-126.
[2] Chan,C.S.Exploring individual style in design[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2(19):503-523.